第86章 再到博物馆 (2 / 4)

+A -A

        您觉得还合手吗?

        呵呵!不错!打在瓷器表面上,不崩不碎。方向也好控制,不会打歪。用转速就可以代替以前的手上力道控制,这个比我们那手工钻好用。哈哈,咱们这老传统手艺,也鸟枪换炮喽!

        胡老师连声称赞。

        看胡老师高兴,翟丹趁热打铁:胡老师,还有一件事想找您帮忙。

        你小子也搞这一套办事先送礼后求人的歪门邪道?

        胡老师变了脸色。

        不是不是。这个电钻是早就想送给您的。我是想说关于咱们东洲丝绢快灭绝的事。

        翟丹赶紧解释。

        今天上午,我在旧货市场碰到这项技术最后一个传人的女儿了。赵洪氏老太太已经快七十岁了,她的技术没有人继承,咱们博物馆是不是要给她及时做个存档留存?不然,等老太太一倒下,这一项技术就算永远的消失了。

        你说的有道理,东洲丝绢在古代,是本地的一大特色,都是给皇帝的贡品。我们三楼的特色展厅本来是想收录的,但是因为最近工作忙,快要消失的民间东西又太多,还没来得及去做。

        这是她们家的联系地址,老太太姓赵。

        翟丹递上一个自己誊写过的纸条。他自己还备份了一份,准备每年向赵家老太太定购五六千块钱的东洲丝绢。

        这样,既够确保赵老太太的基本生活,又能保证这项技术暂时不会灭绝。

        胡老师接过地址,一边在他的本子上抄写,一边教育翟丹。

        你不是为谋私利走后门就好。今天来一个找刘馆长拉关系走后门的,刚被刘馆长赶走。

        那个走后门的是来找刘馆长图谋什么的?

        他的孩子今年大学毕业,那人想安排自己的孩子进博物馆,弄个事业编制。找刘馆长时不但带了礼物,还带了一本家谱。

        家谱?带家谱干什么?

        攀亲戚关系呗!那人也姓刘,自称和刘馆长的关系很近,是关系很近的本家。为了证明他和刘馆长的亲戚关系。专门多带了一本家谱来送给刘馆长。

        这人还真会钻营。

        刘馆长连人带礼都赶走了,但是把家谱留下了。

        胡老师指指一旁,不远处,有一本印刷很精美的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第86章 再到博物馆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