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被修复好的茶壶 (3 / 4)

+A -A

        被石一波怼的那个学生,被怼的心悦诚服。

        那个男老师又开始卖弄学问了:这种把修补痕迹制作成国画风格的图案,是一种‘巧色’技巧。你们懂‘巧色’,吗?

        不懂。周围的人纷纷摇头。

        男老师见旁人都说不懂,得意地卖弄道:‘巧色’,就是利用材料的天然上不足,巧妙进行合适的转化,转化成自然而然的东西。

        周围的人大多呆若木鸡,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男老师只好举例解释。

        比如说一块白色玉料上,经过亿万年形成石头的时候,沁了一点绿色,这就影响白玉的整体美观了。本来这是一件坏事,但有些雕刻大师遇上这样的玉料,会把白色部分雕成白桃,绿色部分,雕成一个活灵活现的蝈蝈。反而画龙点睛,给作品增加了生气,把坏事巧妙变成了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还有人会把白色和绿色各占一半的翡翠料,雕成一颗白菜。白色的部分,就雕刻成白菜帮子;绿色的部分,雕刻成菜叶

        哦——涨知识了。

        众人连连点头。

        不过翟丹同学,我有一点不明白:茶壶图案设计时,都是和水有关,为什么不是波浪花纹,或是云朵花纹?

        男老师竟然还懂得这里面的装饰花纹门道。

        翟丹一看这位老师是个行家,老老实实回答:

        主要有四点:第一,云和波浪图案,虽都是和水有关,他们本身就是水。而花草树木,自身不是水,却必须需要水才能成活。这样表达间接含蓄的意会,比直接用水有内涵。

        第二,云和浪不如花草树木显得更有生命,死板的物体上,需要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图案,才能带来生机。

        第三,云会让人联想到轻浮漂泊无根。茶壶上涌出浪,又显得太轻佻搞笑。陈老师的身份是教师,要求稳重大方得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如‘梅兰竹菊’,‘岁寒三友’,这些植物显得比浮云波浪更稳重大方。

        第四,我看陈老师喜欢在办公室窗台上养杜鹃花,他的桌子上也有其他关于杜鹃花的饰物,所以,我就把杜鹃花的图案制作在茶壶上。

        喔——

        又是一片赞叹。

        这个学生居然这么细心!还懂那么多。

        让我看看。

        让我摸摸。

        让我先泡壶茶试试。

        旁观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想上前看一看,摸一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第95章 被修复好的茶壶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