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一笔订单 (2 / 4)

+A -A

        赵秀娟稳定一下情绪,努力扮出个笑脸。

        她跑进屋去,扶着睡在床上的母亲坐起来。

        你去问那个博物馆的同志没有?我们的那个专利,什么时候能申请下来?

        妈,那个专利申请下来还早着那!怎么可能这么快下来。

        赵秀娟安抚着母亲。

        我们这么等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妈,总能等到的!

        可我们的生活不能等啊!我都听说了,你们厂快半年发不出工资了,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妈,人家博物馆的同志不是说了吗?咱们这个早晚还能重新发扬光大的。以后挣大钱的机会多着呢!

        他们这是安慰我这个病老婆子!我心里都明白着呢。那个博物馆的老胡,我好多年前就认识他。他家以前就是干锔瓷的,靠着锔瓷,他连自己都养活不起,只能到博物馆去上班,这老胡还来编好听的话安慰我。

        赵洪氏说到这里,竟然难得的笑了笑。

        人家那也是一片好心。

        赵老太太挣扎着起身,被赵秀娟扶着,看她小院遮雨棚下堆放着的制丝工具。

        她感慨地对赵秀娟说:想当年,我们赵家绣坊多红火,光绣娘就有四五十口子,丝绢曾经被朝廷赐匾,号称‘冠绝天下’。最核心的丝绢秘诀,每代只传一人,而且传女不传男。

        咱们家啊,手艺本来应该传给你的,可你宁愿进工厂,也不愿意学这个。这不怪你。现在丝绢越来越难卖,哪怕每月能赚到三五百块钱,这小小愿望都做不到。你学了又有什么用啊!

        妈,我不学,你可以交给国强媳妇,也可以交给小丽啊!

        赵秀娟提到的人,是她的嫂子和侄女。

        唉,我倒是想教给她们。可咱家这女人里面,儿媳妇对丝绢是一脸的嫌弃,小丽倒是喜欢,可她才六岁,太小了。这传了几千年的丝绢,难道真的传不下去了吗?

        赵老太太脸上,笼罩着一股曾经辉煌现时又穷途末路的悲哀。

        赵秀娟不说话,但她能感受到母亲情绪上的悲凉。

        两行眼泪,不争气的从她面颊缓缓流下。

        妈,会好的。人家博物馆不是说了吗:不是我们的丝绢不好,现在只是暂时不能适销对路,等生产和销路各方面都顺当了,就是我们家丝绢重新崛起之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博物馆里当砖家 第107章 第一笔订单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