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馆长从外面回来了,被胡老师和翟丹师徒堵在办公室里。
听了胡老师和翟丹对于活动设想的介绍,他出乎意料的提出反对意见。
你们搞民俗文化策展,我支持。但是怎么又把房地产公司和文化古玩市场也扯进来了?还又扩大成庙会和元宵灯会?
翟丹只好耐心解释。
刘馆长,本来我们策划的展出,只有博物馆一个主办单位。但是办展出和宣传需要一笔费用,如果不联合社会上的商业力量,这个费用没用来源,一切就都是空谈。
等找来房地产的赞助商,房地产公司又嫌我们宣传规模做的小,效果不好。于是为了做的更大,我就把民俗活动加码扩大,再搞一个热闹的庙会。这样不但手工者可以赚到钱,一些民间表演也可以派上用场。
既然一个庙会是搞,日期又订在春节,干脆把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也顺便加码划进来了。正好也展示一下我们本地的花灯艺术。结果不断加码,规模就越来越大了
说到最后,翟丹有点不太好意思。
你们最初打电话给我说这事的时候,我之所以支持,是因为只有我们一个主办单位,现在主办单位就有三个,活动搞的这么大,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事情已经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了。
刘馆长,人说三个臭皮匠,抵上个诸葛亮。我们三个单位各自为战,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是联合起来,虽说加码过大,但能达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而且事情做成,东洲的民间文化和艺术就算是被重新激活了。
能够救助一帮生活困顿的人,能够重新激活传统民间文化,能够让三个单位达到超出自身能力三倍以上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您是干事业的人,难道不想干出点轰轰烈烈的事吗?
做什么事都有风险,万事根本不可能都求稳,说个难听话,我们坐在这里喝水,都有被呛死的风险
刘馆长长叹:唉——你们是不知道
正说话期间,他的声音被一阵敲门声打断。
请进。
刘馆长招呼敲门的人进来。
门被从外面打开,一个假小子打扮的英姿飒爽身影,出现在门口。
耿小磊!
翟丹一眼认出来人。
他问耿小磊:你怎么来了?
就许你在东洲兴风作浪,我怎么就不许来?
耿小磊笑吟吟走进来,大大方方向屋里人打招呼。
刘老师,胡老师。你们好!
刘馆长对耿小磊说道:小耿,你来的正好,把我们准备的计划书,给胡老师和小翟各一份。
计划书?
刘馆长和耿小磊还有什么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