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位置考虑什么事情,这种大事轮不到唐植桐去做决定。
“我前阵子出差去了一趟古都,路过不少公社,跟当地的百姓聊了很多。回来以后,在北边培训的时候,也跟那边的百姓了解一下医疗卫生条件,不容乐观。”唐植桐稍微做了下铺垫,顿了一顿,给叶志娟留出接收、消化的时间。
“天下第一就算了,名头太大,我可当不起。来一块端菜吧。”唐植桐解下围裙挂起来,准备将菜端出去。
唐植桐提出做手册确实有私心,但也不止私心,因为他认为已经具备了着手准备的条件,叶志娟提了级别,这个计划才有可能去尝试、推广。
“嘿嘿,谢谢妈。”唐植桐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饿了,赶忙吃了几口。
都是长身体的时候,能量消耗大,整天茹素,肚子里没点油水,吃再多,一天到晚也会感觉到饿。
“嘿嘿,您夸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一会您多吃点。”唐植桐将一小盆排骨炖土豆放在桌子上,然后立马用手指捏住耳垂降温,盆热,手指长时间接触感觉烫得慌。
“像什么感冒、咳嗽,这种最常见的,怎么根据症状去辨别,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大人孩子药量分别多少,不谈原理,只写治疗方案。还有一些急症的简单手术,最典型的可能就是急性阑尾炎了吧?等赶到医院,人可能也没了,根本来不及。怎么消毒,如何局部麻醉,如何手术,如何护理等等。要考虑绝大部分地方没有手术条件,要考虑如何用土办法解决,比如无影灯,能不能用好几个手电绑一起试试?同时还要考虑到治病成本的问题,必须兼顾便宜实惠,这样老百姓才能看得起病。什么拔罐、艾灸、针刺,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参考各地常见的中草药,写明在哪分布、什么功效、如何采集炮制……”唐植桐根据自己的记忆,洋洋洒洒的讲了一大通。
看着小舅子享受的模样,逗他道:“这回怎么说?”
“那时候,普通百姓家里有人生病,看不起病,最多碰到过路游医的时候,搏一把。”唐植桐边说边摇头,游医啊,半吊子大夫,甚至有些就是骗子。
排骨已焖的软烂入味,王敬民用牙一撕咬,整块的肉即脱离肋骨,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骨头。
更多的还是公心,凭什么农民辛辛苦苦,医疗还得往后靠?
王静文看唐植桐的眼神都不同了,现在是在讨论如何解决全国五亿农民看病难问题,是她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层次。
大口哈出来的空气,温度比体温差不多,小口嘘出来的空气却比体温低很多,很神奇的一件事。
“好嘞!我帮忙!”美食在前,王敬民乖巧的很,咽下嘴里的肉,又将骨头放嘴里嗦啦一遍,才将手在衣服下摆上擦擦,伸手去端菜。
王静文也不吃了,坐一边旁专心听,只有王敬民还在专心干饭,王静莹则是边吃边听。
“对,你说的很对。你觉得这项工作应该从哪入手?”叶志娟呵呵一笑,带有考教意味的问道。
“姐夫厨艺天下第一!”即便只剩下骨头,王敬民也没舍得扔掉,用另一只手给唐植桐竖了个大拇哥,夸奖道。
游医也是“八不语”之一,走街串巷时手拿摇铃,也叫“虎撑子”,因为形状与妇女所带的手镯相似,老四九城人也称其“镯子”。
“妈,农村的百姓很少有人接受过正规教育,即便是识字,也是通过扫盲来完成的。基于这种情况,这本手册必须通俗易懂,不要在手册里讲解什么解剖、生理、药理等系统性的东西,务必从基层实际情况出发,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做到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唐植桐指出了法子,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一旦走歪了再纠正可就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