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323准备 (2 / 4)

+A -A

        “家里有没有钱,不是你该操心的,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咱农村的孩子,只有这一条出路。”

        凤珍很是意动,但没有开口。

        “哎呀,你又浑说。我又听懂了,都跟你学坏了!”小王同学轻捶了唐植桐一下,气鼓鼓的说道。

        “行,明天再干。”小王同学合上书,起身又找出了些碎布头,放在缝纫机工作台上,准备明天拼合成一块布。

        “我寻思着,这活你先干着,出一稿方案,有不合适的地方,咱后面再商量着调整。”方圆直截了当,押运股属于他直接分管,但这玩意需要形成文字性的东西,这明显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那就给你做一个。你、凤芝、静莹,都有。”王静文摸摸凤珍的脑袋,说道。

        唐植桐写累了,带着笔和本子,去押运股逮人做走访。具体细节还得跟实际工作者沟通,不仅能避免出现漏洞,也是尊重劳动者的一种体现。

        “那你想不想要?”王静文拉起凤珍的手,依旧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唐植桐下午坐在办公室写写画画,梳理着脉络,列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再完善交接登记表等内容。

        这次,王静文找了一块大一些的整块布,又裁一块拼凑起来的碎布,将两层布叠在一起,作为书包的底部,细心的走线,在缝纫机的“哐当”声中,组合出了漂亮的花纹。

        “说的也是,并不是所有凸出来的都好看。”唐植桐一本正经的附和道。

        晚饭后,小王同学照旧回厢房踩“风火轮”,不过这次有两个小姑子跟着。

        唐植桐非常庆幸能娶到如此善解人意、深明大义的媳妇,喜孜孜的看着小王同学将昨晚拼起来的布头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放在缝纫机下面,又重新组合起来。

        “凤珍,你要不要?”王静文打开灯,坐在缝纫机前,笑眯眯的问道。

        “好,这个随你。”唐植桐呵呵一笑,没反对。

        “你别说话。”王静文回头瞪了一眼丈夫,转过头来,换上一副笑脸,和风细雨的跟小姑子说:“凤珍,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是你该担心的,有你哥哥和我呢。”

        “去,就你怪话多。”结婚半年了,小王同学早非吴下阿蒙,成语新解突飞猛进……

        其实不光押运科,限于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现在很多单位都没有形成文字层面上的工作制度。

        接着裁出两面碎布,作为书包的侧面,用缝纫机走了两遍线,然后放凤珍身上比量了一下,裁处合适的背带,砸在了书包上。

        有工作在手,唐植桐回家的时间就晚了一些。

        “桉子,今儿上午被喊到市局开会,部里责成市局搞那个邮编推广的考核办法,最后落到咱押运科了。”虽然被安排了活,但方圆没有不高兴的样子,有了这个理由,后面再“节约”定量时跟市局就有了“好好商量”的余地。

        “行,给你做。”小王同学不假思索的答应下来,她见过凤芝的书包,是婆婆用碎布头缝的,连个背带都没有,用手拎着的那种。

        “嫂子,我也要,我也要!”凤芝不甘落后,伸长了脖子,嚷嚷着求摸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324章 323准备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