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329入学
都是好学上进的大好青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唐植桐拉着小王同学一块补了历史课。
历史中没有新鲜事,史书中除了变法,还有法制。
无论是《汉谟拉比法典》,还是《唐律疏议》,都只能说那个时代有法律框架,但不能表明可以坚决执行到位。
在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从纸面到执行,这里面不仅有操作空间,而且弹性非常大。
别说那些个年代,就连几十年后,很多事情也做不到令行禁止。
唐植桐以送人为名,将家里的番茄酱收走了一半,除了打算找机会给麻三哥两瓶外,准备将剩下的机动灵活使用。
在开学报到之前的几天里,唐植桐将工资表做了出来,交给了方圆,并言明先去学校报到,后面根据学校安排,尽量抽时间回押运科,处理正常工作事务。
唐植桐走向前,司机正站在车外,背靠车门,抽着烟,观察着来来往往的大学生。
“对,新校区盖好了,盖的可漂亮了,听说都要搬过去,伱们有福喽,住新楼呢。”庞师傅两手把着方向盘,跟唐植桐说道。
一床薄被子、一块毛巾、一个脸盆、一个水杯、一支钢笔。
庞师傅刹停车,熄火,打算去车尾开后挡板,唐植桐则跟他道别下车,找报道的地方。
王静文专门请了一天假,陪着唐植桐去北邮报到。
唐植桐这次是有线电通信工程系的学生,但专业不是自己选的。
在唐植桐的坚持下,收拾出来的报到物品很简单。
此处套用两句鸡汤: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另一个牛人有眼色、会来事,在别人都在瞅着给养眼的异性帮忙的时候,他选了个没人给服务的师弟。
由于进出京的信件都需要转运处运到或运出押运科,再加上方圆来押运科之前在转运处很有人缘,所以转运处和押运科合作特别愉快。
唐植桐看着门口那块白色的铭牌,上面用毛体写着学校的名字,从今天开始,自己就是大学生了!
在后世若有人给考生改专业肯定得失业,但现在却较为普遍,主管部门会根据考生成绩进行调剂,没有考生对此有异议,能考上大学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不敢挑剔。
“还记得那吗?”到车站广场时,唐植桐驻足,指着车站入口问小王同学。
广场果如唐植桐所说,分好几处立着招牌,上面写着某某大学乘车处、某某学院乘车处字样。
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有招牌没车,新生站成几排闹哄哄的等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