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好一会,课本和练习册才运到教室,几个同学一本本发到同学手中。
竟然没有军训,唐植桐还是有些意外的。
“谢谢,不会。我听庞师傅说你们班过来领饭盒,哪個班?多少人?直接从这边领吧。”魏之桢拒绝了香烟,直接开口道。
“小唐,你这人缘可以啊,到处都认识人。”路坚拎着搪瓷杯,夸了唐植桐一句。
“吆,唐股长。”庞师傅在人群里扫来扫去,看到了唐植桐,主动伸手打招呼。
“成,有啥需要我做的,您吩咐。”唐植桐没推辞,在押运科也是跟钱打交道,来上学看来也绕不出这个圈子。
饭盒壁上印着几个通红的“BJ邮电学院留念一九五九年八月”字样。
“你不是走读吗,今晚你先回家,明天来了再填就行。明白了吗?”周老师双眼盯着唐植桐,手指在桌子上哒哒的敲着。
此时唐植桐才将另外另外舍友对上号,史怀安、方庆亮,来自津门。
“魏科长,这是市局押运科的唐股长。”庞师傅给魏科长介绍道。
“按照现在高教部的规定,四九城高校的助学金标准是每人每月14.5元,其中伙食补助标准为12.5元,剩下的两块钱是生活补助,买点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伙食补助分为三档,家庭无力负责学生在校期间开支的,是甲等,伙食补助全发;乙等是补助三分之二,丙种补助三分之一。”周老师耐心的给唐植桐普及着补助划分档次和标准。
“对。有不少同学没有饭盒,吃饭都不方便。这不,老师听说运过来了,赶紧让我们过来领。”唐植桐回头看了一眼舍友,还在排着队,慢慢往前挪。
“好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周老师讲完,顿了一下,等待着学生提疑问。
“因为前期需要统计、提交资料,再加上审批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会尽快处理。如果部分同学经济确实困难,可以来找我个人借下个星期的生活费。”周老师伸出手往下压压,示意谷漫苍先坐下。
邮电学院教学楼都是“工”字型,周正的办公室在教学楼的拐角处。
来取饭盒的舍友,每人手指头上都勾着好几个,唐植桐则抱着一摞饭盒盖。
“没有限制,但也别太离谱。”周老师听唐植桐这么一问,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点大局观,唐植桐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体育专业、航海专业的学生伙食标准另加40%,咱们班不涉及这个。不过生活补助每人每月最多能到四块钱,这块需要灵活掌握,你了解一下同学情况,谁的被褥薄了、没有厚棉衣了,到时候告诉我。”周老师又补充道。
除了饭盒还有搪瓷口杯,也是三十个,不过只有杯子,没有盖。
周老师明显没收到心意,直接任命罗志平做班长,唐植桐任生活委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