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早就是谢渠和余福银出发押运的日子,也就是说谷漫苍这封信必须在今天到达押运科进行分拣。
唐植桐从邮电学院出来,骑上自行车直奔押运科。
“漫苍,家里有人识字吗?”一到宿舍就把谷漫苍拉出了宿舍。
唐植桐无奈的摇摇头,也得亏是现在,若是放在“腐学”流行的时候,估计围观的姑娘心中已经脑补出三十多万字的耽美了。
班会结束后,唐植桐单独找到罗志平,说了自己的想法:“班长,大家选的那地方很好,但得够级别才进得去,光有介绍信还不行。”
接下来,罗志平又公布了第二件事:“马上就庆典了,系里打算举办晚会庆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才艺,踊跃报名参加!”
当然不是投票,而是一个个同学站起来说一下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后罗志平在目的地后面画“正”字。
31路到颐和园,单程三毛钱,去香山需要倒33路车,这又是一个单程两毛钱,来回一块钱。
物质缺乏不仅仅指的饮食方面,笔纸也在其中,唐植桐能感觉出这阵子纸张的变化,以前两个妹妹的作业本还是比较光滑的纸张,现在已经有些粗糙了。
四九城去谷漫苍老家的押运列车一周对开一次,为了确保下个星期能有人接白薯,这个星期必须将信件投递到他家人手中才行。
“好。”唐植桐自然没有意见,虽然不想过多的参与,但也不会掉链子。
“嘿,还得是唐老师,不愧是生活委员,想的真周到。”罗志平伸手为唐植桐点赞。
总体来看,女同学倾向去公园,男同学更倾向游览大好河山、圣地等。
“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要不问问大家的意见?我都行。”唐植桐摇头道。
“唐老师,那我先进去了。”谷漫苍也不傻,瞥了一眼周围,擦把眼泪转身进了教室。
押运员由于工作原因,每個月总有几天需要在外地解决食宿问题,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本地粮票换全国粮票。
这里面存在潜在风险,尽管这个概率非常小,但唐植桐不敢去赌,所以还是选择最普通的信件传递消息。
所以唐植桐当时直接提议换成白薯,尽管办起来更加麻烦,但白薯更具性价比,对谷漫苍家人帮助也更大一些。
“火车能去哪?”罗志平对此还真不清楚,虚心请教道。
不一会的工夫,结果就出来了,大家的选择出乎了唐植桐的意料,红楼排名第一,香山第二,八达岭第三。
“可以保留,还有没有其他提议?”罗志平点头,继续问道。
接来下大家纷纷开口,有想去市区逛公园的,有提议去香山的,还有建议去见识一下长城的,甚至有想去周口店看猿人陈列馆的……
“得,那我一会先去车站问问往返时间,晚自习再跟大家讨论讨论。”罗志平挠挠脑壳,这回长记性了,先调查再讨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