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365秋游 (1 / 4)

+A -A

        第366章365秋游

        1959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十八,星期日,晴。

        由于小王同学属于临时加入,无论是车票,还是站台票都需要自行购买,为了不耽误行程,天蒙蒙亮,唐植桐和小王同学就起了床。

        除了张桂芳给收拾上的窝头咸菜,小王同学也带了些零食。

        在路过胡同口时,唐植桐用空间扫了一下,刘张氏家门口树枝上的毛辣子已经被处理干净。

        这怎么行?唐植桐没犹豫,又薅了一些放上去。

        不一定能蛰到人,但肯定能让刘张氏打发一段时间,省得她一天到晚吃太饱到处找事祸祸大家。

        小两口来到西直门车站的时候,有线系的同学还没有到。

        一会的工夫,火车拉响汽笛,往居庸关驶去。

        有人在排队,但售票窗口却没有开,唐植桐跟车站人员打听了一下,说是马上开。

        “詹天佑!”这次知道的同学就多了起来。

        “唐老师,我还担心你过不来呢。”罗志平看到唐植桐后很高兴,挥着手打招呼。

        “谢谢大家,我叫王静文,是唐植桐的爱人。谢谢大家对我们家唐植桐的照顾。我以前去过八达岭,知道一些历史典故,如果大家不嫌弃,我一会给大家讲一下。”王静文大方得体的自我介绍了一下,说完还不忘给有线系同学鞠了一躬。

        “同学们请拿出自己的水杯,跟乘务员同志去接水,一会下车后可就没有免费的开水了。”唐植桐在车到站前跟乘务员说明了一下情况,请求给同学们供应热水。

        “非常好,就是京张铁路,这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总工程师是谁,大家知道吗?”王静文略微介绍一下,又问道。

        火车到达八达岭后,罗志平招呼大家喝掉水杯里的水下车出站。

        “提前过来的,让班长费心了。”唐植桐跟罗志平打招呼道。

        “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东西蜿蜒一万两千华里。沿路分布着不少关口,咱一会将要路过的居庸关就是其中之一。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必争的居庸关其实是有南北两口的,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南北两口中间是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山涧溪谷,俗称关沟。”

        “你们为什么叫他唐老师?”没一会的工夫,王静文就和柳长玲等人打成一片,好奇的问道。

        城墙砖都特么快被撬没了!

        尽管如此,其他同学也对残败不堪的长城很感兴趣,有说天蓝的,有在研究这城墙砖是什么朝代烧制的,也有涂鸦某某到此一游的,还有随地找个背人的角落小解的……

        从西直门车站到青龙桥车站,距离大概在七十公里的样子,铁路车票按照公里数收费,往返四毛多钱,比起其他出行方式,火车非常划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366章 365秋游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