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422烧饼 (2 / 4)

+A -A

        眼下芝麻和糖产量都有限,所以周村烧饼妥妥的属于好东西。

        之所以说眼下最有名,是因为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周村烧饼作为献礼敬献过,还收到了感谢函。

        齐鲁大地也有其他不少地域特色的烧饼,在周村烧饼面前并不逊色,只是因为保质期、口感等原因,更适合趁热吃罢了。

        按照当地的语言习惯,唐植桐爷爷做的面食不能叫烧饼,而应该叫“火烧”。

        烧饼和火烧是有区别的,烧饼只烤一面且一般带有芝麻,火烧烤两面且一般有馅或瓤。

        后来两者慢慢的就没有那么大差别,混着叫的情况挺多。

        在众多的火烧中,潍坊肉火烧、博山肉火烧、莱芜油酥火烧名气稍微大一些。

        潍坊火烧中,最知名的是老潍县肉火烧,也叫城隍庙肉火烧,皮酥馅嫩、香而不腻。

        配上当地特色的活乐,趁热吃,别有一番滋味。

        比起潍坊肉火烧来,唐植桐更喜欢吃博山的肉火烧,因为烤单面,带有芝麻的缘故,也叫博山肉烧饼。

        博山肉烧饼以焦庄烧饼为代表的,皮薄酥脆、外面一层芝麻,馅儿是纯肉和葱,使用传统的焦炭炉子烤制,烤熟后出炉时香气能散发很远。

        刚烤出来的烧饼配上一碗热乎乎的糁汤,那滋味甭提有多棒了。

        虽然博山肉烧饼也有礼盒装,但凉食味道不对,哪怕是加热后,滋味也不如刚出炉的好吃。

        也许是上辈子的童年饮食印迹,唐植桐最馋的还是莱芜油酥火烧。

        莱芜火烧最开始都是素的,只有面瓤,没有馅,后来随着饮食的融合,才慢慢有了带馅的,而且名称也从“莱芜油酥火烧”变得五花八门起来。

        有的叫莱芜油酥烧饼、有的叫宫廷烧饼、还有叫皇家烧饼的。

        叫啥不重要,能不能获得老餮的认同才重要。

        正宗的莱芜火烧是起酥的,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酥皮,一口下去,掉渣。

        生活好起来时候,这油酥火烧肯定不是干吃的,要配点汤汤水水。

        唐植桐认为与油酥火烧最配的是羊汤,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

        虽然一般的羊汤店都会有火烧或者油饼出售,但老餮一般是从自己认为口味不错的火烧店买上两个,用方便袋拎着去自己认可的羊汤店。

        跟老板要上一碗羊肉汤或羊杂汤,加上一勺羊油、或几勺辣子、或额外加份羊肠、羊脑,然后美美的吃上一顿。

        冬天来上这么一顿,浑身热乎,夏天来上这么一顿,更是浑身冒汗,冒汗后就一个感觉——通透舒坦!

        唐植桐想念这一口,所以回家以后就准备和面,做烧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23章 422烧饼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