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455对线 (3 / 5)

+A -A

        年终汇报工作的时候,妇联说自己摸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医疗的路子,老爷部的脸往哪搁?

        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活你们都干了,置我们于何地?管理城市卫生吗?

        叶志娟听后心里有数了,肯定是见自己妇联走在了前面不乐意了。

        只要条件合适,分点功劳过去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反对这事是坚决不能接受的。

        “这位同志的帽子很大,我脑袋小,怕是戴不稳。”叶志娟也不急,缓缓道来。

        “这位同志,你知道现在农村妇女、儿童看病有多难吗?

        你知道农村每万人有多少大夫吗?

        你知道农村每年因无法及时就医死亡多少妇女、儿童吗?

        我都了解过,我这边有份数据,一会你回去的时候可以带回去。

        确实如你所说,我们找的女知识青年没有经过正规院校的学习、培训,在业务上可能会存在不足。

        但绝对不能称她们是半吊子!

        她们都是满怀一腔热血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的。

        她们所学的手册内容,也都是诸位知名专家、教授、学者联合编撰的。

        伱知道为了编这本手册,专家们费了多少心思吗?这里面每条见针的,他们都拿自己试过,确保安全有效才会写到手册里!

        我们也会这么要求知识青年,不会出现拿人练手的情况。

        我知道你会说等等,等你们商量出方案。

        但我想问一问,既然你们专业,那你们有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的医疗问题的办法吗?

        退一步说,我们能等,三万万妇女、儿童能等吗?他们等得起吗?

        我们妇联是坚决不答应干等的!

        经过培训的知识青年可能不如科班出身的医术好,但也比没有强,起码小病能看好,大病也能及时甄别分流、转院。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啊,同志!

        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三万万妇女、儿童,甚至全体农民兄弟的医疗问题,咱们要先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不能走寻常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56章 455对线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