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462夹缝中的发展 (4 / 5)

+A -A

        唐植桐以前就是看热闹的那一个,不经别人点拨,压根想不到新闻背后潜藏在水下的信息。

        一个油罐车的背后,谁又能想到里面掺杂了运费下跌的因素呢?

        就如同这一次小王同学发奖金,如果不是身处这个年代,再加上经历过几十年的爆炸般的知识冲击,唐植桐压根不会往刺激消费上想。

        下午去买轴承的时候,唐植桐还想到了去年自己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当时自己想的是“真正的轴承化任重而道远”。

        但跟售货员聊了一通后,唐植桐感叹自己见识浅薄了,因为去年报道轴承化的时候,正值洛轴建成投产。

        此时还有哈轴、瓦轴在生产。

        轴承产能上去,就找销路,于是变着法的做宣传,让百姓买轴承。

        设备是从北边贷款买来的,部分还是面临淘汰的,并非最新技术。

        就这种技术,也是得来不易。

        合同虽然早就签好了,但不是一下子落实的,时值棕熊和老鹰斗法,棕熊说我得超过你。

        兔子跟在后面表态,伱超过老鹰,那我就超过搅屎棍子吧。

        这才有了超、赶两个老牌西方代表(这部分审了,略做修改)。

        言外之意:我是小弟,我附和你,我支持你,你也不能亏了我,以前谈好的项目得兑现了吧?

        归根结底,还是咱国家一穷二白,非常急缺这些打基础。

        事实证明,这步走对了,因为59年6月20日北边单方面撕毁了所有援华的合同。

        那些已经落实的,他们就是想弄走,咱们也不肯啊!

        至于后面那些“友好”,只不过是因为大家都姓“社”,维持基本的脸面罢了。

        与此同时,工业产品的消化问题,也得考虑如何进行。

        北边是想着工业品输出的,否则不会给这么多项目支援。

        咱们想用工业品抵债,但北边更倾向于要咱们的工业原料、粮食、美刀用以抵债。

        而出口途径又是被西方封锁的,也就只有一些轻工业品能顶着港县亲近大陆的民族资本家名义往外出,为此他们可没少受为难,所以一直很有优待,去世后更是极尽哀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63章 462夹缝中的发展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