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放那,一会我刷。波子,你过来,我跟你聊聊。”王慧茹合上书,拍拍自己旁边的椅子,示意道。
王波看看桌子上的餐具,又看看小姑,最后还是顺了小姑的意,坐了过去。
“咱俩都是农村出来的,也都知道农村的情况。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王慧茹感慨道。
“这次的事情上上下下都很重视,要不然也不可能给你们提供吃住,你要抓好这次机会。”王慧茹拉过侄子的手,手很粗糙,甚至有点硌得慌,年纪轻轻就长了一把常年劳作的茧子。
“嗯。”王波重重点头答应。
“我刚翻了翻这本书,很全面,上手也快。我过两天得下乡,不一定有空给你补课了。”王慧茹有些内疚的说道。
“没事,小姑。我跟着老师学,其他同学能行,我就行。”王波今天初选考试的名次比较靠前,给了他很大信心。
“好孩子,有志气,这回替你爹妈争口气。
你刚学完回去,前期肯定会苦一点,也有可能会继续出工,但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现在整个四九城,平均千人医生数量是1.6,但农村远远达不到这个数,2500人才能有一个大夫。
农村大大小小的诊所、医院不到200所,而且大多是私人诊所,不光价格高,也多集中在城郊。
虽然公社里也有了医院,但大多是今年才开始着手建设的,尚未触及到村里。
所以农村大夫的缺口非常大,这正是你的机会,明白吗?”王慧茹鼓励道。
“嗯。”王波还是点头。
“咱娘俩关起门,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虽然上面要求药物往农村倾斜,但农村人口太多,药厂的产能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提上来的,所以你回去以后势必会面临药物紧缺的情况。
我看这本书上也有中医的内容,你到时候在这方面一定要用心学。
像什么针灸、推拿、拔罐、艾灸,尽量选不花钱,或者花钱少的。
中药也有必要学学,平时自己去山上采一点,就地取材,尽量减少乡亲们的负担。
你为他们考虑,他们才会觉得你贴心,你才能有威望,明白吧?”王慧茹根据自己了解到的行业情况给侄子划重点,指明方向。
“嗯,知道了,姑。”
“我看书上有妇科、产科的知识,这个你一定要用心学,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男人而不好意思,更不能抗拒给妇女看病,咱治病救人容不得这种旧思想。你要知道,这次学习是妇联牵头组织的,本来就是照顾农村女性的。”王慧茹苦口婆心的劝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