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576换米 (3 / 4)

+A -A

        “行了,别客套了,把东西收拾好,走吧。”唐植桐有些哭笑不得,才一会的工夫自己就收到了两张“好人卡”,还都是同一个姑娘给的。姑娘转过身,把钱贴身收好,又背上竹筐,回过身来跟唐植桐点点头,闷着头往城外走去。

        唐植桐没骑车,推着自行车在后面跟着,保持了三五米的距离。

        在出城的路上,俩人没有任何交谈,只有怒吼的西北风在耳边猎猎作响,仿佛控诉着什么……

        出城后,唐植桐一直送她到小西天,才住了脚步,开口道:“姑娘,前面应该没事了,你自己沿着大路往回走吧。”

        这年头,肯定有敢拦路抢劫的,但大多会选择偏僻的地方,从这边往姑娘所在生产队,有大路可走,这边大学、工厂也多一些,都是生活能得到保障的人,不至于跳出来干下三滥的勾当。

        “嗯,谢谢您。”姑娘听闻后,转过身,又给唐植桐鞠了一躬。

        唐植桐笑着挥挥手,待姑娘转身往家走以后,再次调转车头,往城内赶去。

        回去的路上,唐植桐琢磨着,是不是该去换一波京西稻了?

        今儿早上泡米的时候,唐植桐发现大米的质量并不是很好,没什么香味。

        去年的京西稻已经收割了,估计稻农手里能有些新米,趁这个机会去换一波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玉泉山、颐和园那一片肯定是不能再过去了,自己毕竟在工地上替供销社收过几个月的东西,与附近老百姓打交道多,保不齐就会有人认出自己来。

        除了这一片老的京西稻种植区,眼下四九城仅有两个地方种京西稻,上庄的白水洼村、常乐村及圆明园。

        至于百望山嘛,眼下还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得等1966年京密引水渠贯通后,才改成水田,种京西稻。

        圆明园种植水稻的历史也不长,是1955年左右才开始的,但不是农民种植,而是有点类似农场,工作人员都是拿工资的。

        上庄那边种植历史更久一些,不过唐植桐估计以前并不是走皇家特供的。

        唯一的缺点是上庄那边离内城有点远,估计得有三四十公里的样子。

        唐植桐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远点就远点吧,大不了坐火车过去,如果今年不抓紧,以后就没机会了,因为转过年头,等61年的时候,上庄会与农场合为一体,到时候再换京西稻就难喽。

        既然是换,唐植桐一边骑车,一边盘点了一下库存,除了钱以外,还有些粮食。

        前些日子跑了一趟安东,扣除给大伯、小姑的,再扣除运到家里的,空间还有不到2000斤玉米。

        除此之外,还有200来斤棒子那边产的大米,再就是在工地囤的300来斤面粉。

        具体用什么换,唐植桐打算到时候见机行事。

        一路琢磨一路走,不知不觉的到了北图,唐植桐看看手表,也快到小王同学下班的点了,那就再去接她一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577章 576换米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