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高大山的那盒烟转手就送了出去。
豆腐没能多要出来,但白菜多给了不少。
待有线系593班同学到食堂以后,男同学拎着白菜和面粉,在唐植桐的指挥下,来到后厨。
这年头的大学生,要说有人说自己五谷不分,那纯纯的丢人。
都是工农出身的学生,家务锻炼一点都不缺,女生个个会揉面,男生剁馅子也不在话下。
学院里按照班级人头批的机动粮,每人半斤,593班一共30人,就是十五斤。
这帮同学正是能吃的年纪,哪怕其他委培的学生都走了,真放开吃,这些也不一定够,所以唐植桐又偷偷往里面掺了五斤面。
大过年的,作为生活委员给大家贴补点。
等以后每逢过年,估计他们都能想起自己组织的这次管饱的水饺。
这是青春,也是共同记忆,等若干年后,一帮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学们聊起来,估计还是能津津乐道。
瞧,有时候拉进关系就是这么简单。
五斤面不多,但能凝聚起一个班级,值了。
在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无论是揉面、还是剁馅子,唐植桐都没插上手。
插不上手也没事,唐植桐带领着其他几个没抢到活的同学打水、刷锅、生火。
食堂里用的锅是直径一米二的那种大铁锅,烧开一锅水费老鼻子劲了。
男生力气大,打水打的利落,白菜剁的也利落,并且将水分挤得也干净。
待调馅的时候,大家才将主导权交还给唐植桐。
593班一共剁出来满满两大盆饺子馅,都冒尖的那种。
“把面合一下,再空出三个盆来,咱们分开,四五个人守着一个盆,包起来能快一些。”为了方便调馅,唐植桐做了分派。
美食在前,同学的行动力是很快的,一会的功夫就把三个空盆放在了唐植桐面前,并小心翼翼的将馅子均匀的分做了五份。
“看好了,闻闻香不香,这可是我们家的不传之秘。”唐植桐故作神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包,里面包着他自己调配的五香粉。
这年头味精不普及,也不好买,但五香粉还是能买到的,懂配方的可以去药店自己买,或者让师傅给配一点。
味道可能没有王守义地道,但总比没有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