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698这待遇也没谁了 (2 / 3)

+A -A

        &农业大学在西郊罗道庄,来头比农机学院还大,建国后由燕大农学院、清大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而成,可谓是拔了全国最优秀学府的苗。

        当然,这跟唐植桐今天作报告无关,因为农大没有邀请他去作报告。

        农机学院的报告时间是从下午第一节课开始,所以唐植桐中午匆匆吃了口饭,舍了午睡,骑上自行车直奔六道口。

        报告开始后,气氛一如既往的轻松,在聊到发明时,唐植桐话锋一转,谈起了人工降雨:

        “谈一点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自打春节以后,四九城没再有降水,田里旱的很。我这一路过来,看到不少麦苗的叶尖都黄了。”

        “我在想,既然咱们学校是搞农业机械的,能不能想想办法,跟老天爷要点雨水?”

        “唐植桐同志,你说的是人工降雨吧?”坐在台下的领导听后,出口问道。

        “人工降雨,领导这个说法贴切,就是咱发挥人的作用,让老天爷下雨。”唐植桐一个试探,没想到竟然有人知道人工降雨,难道这年头已经出来了?

        “这个人工降雨前年的时候,吉林那边已经试验过了,有效果,但花费很大、危险性也很高。”农机学院的领导肯定是护犊子的,不愿唐植桐对自己领导下的学校指手画脚。

        “谢谢领导解惑,您不说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献丑了,献丑了。”唐植桐站在台上先跟农机学院的领导和老师道个歉,然后接着问道:“我个人非常好奇,我看在座的同学们也有很多不清楚的。跟您请教一下,吉林那边当时是怎么做到人工降雨的?”

        “是开着飞机上去撒的食盐。”学院领导看唐植桐执着,简单答复后,稍微一顿,多了一点内幕:“当时是由二航校的飞行员周正同志驾驶一架图-2上去的。图-2是我国的主力机型,担任着重要的值备等战略任务,而且由于当时的天气恶劣,风险是非常大的,另外气象预测技术不成熟,所以这事很难推广开来。”

        “谢谢领导,让我们为咱们的人民空军鼓掌!感谢他们为科学进步做出的实践、为百姓的付出!”农机学院的领导把话说道这份上,唐植桐就不能让这茬掉在地上。

        然而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唐植桐还是没有放过人工降雨的话题,毫不气馁的说道:“困难肯定是有的,但干旱摆在眼前,总要做些什么吧?”

        “祂说过,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不是让咱们宝贵的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去人工降雨,而是咱们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顶尖学府,能不能找到一条没有危险却又能将雨降下来的法子?”

        “哦?唐植桐同志有什么高见?我们虚心接纳!”唐植桐这番话到了农机学院领导的耳中,就听着有些刺耳了,所以在下面的领导抛给唐植桐一颗软钉子。

        唐植桐站在台上听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你行你上,不行别逼逼。

        唐植桐没有生气,若不是为了人工降雨的事,他才不会在这种公开场合得罪整个高等学府,但年轻人嘛,偶尔任性一回也是可以理解的。

        “高见谈不上,就是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我听一些前几年从东北下来的老兵聊起过战场上的事情,敌人的飞机整天在我们头顶上狂轰乱炸,而我们最大的防空武器就是高射炮。”

        “刚才听领导一席话,让我想起了这段过往。高射炮连飞机都能打下来,那炮弹的高度也能够到云层吧?”

        “我不了解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但周树人先生的《拿来主义》写得很好,咱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把别人验证过的东西塞到炮弹里面打上天。”

        “这样就没什么危险问题了吧?”唐植桐感觉自己脑细胞都在急剧燃烧,既要给人工降雨指明正确方向,还不能碰触红线,为难死个人哦!

        唐植桐此话一出,下面顿时议论纷纷,这种另辟蹊径的想法是此前别人没有提出过的。

        “感谢唐植桐同志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听完这席话,领导气也消了,对唐植桐的看法也发生了转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699章 698这待遇也没谁了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