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盐的老婆喝淡汤。
种米粮,吃米糠。
磨白面,吃瓜秧。
卖糖的,苦难当。
炒菜的,光闻香。
编凉席的睡光床,
抬棺材的死路旁。
唐植桐对这首童谣有点印象,好像是解放前有人写出来控诉旧社会的,句句正确,但放在如今……
总感觉是被回旋镖正中眉心。
“凤芝,走了,回家。”唐植桐朝跟小伙伴拉着手的妹子招招手。
这童谣虽然是自己人创作,但眼下来唱,有些不合时宜。
“这歌是谁教你们唱的?”进了家门,唐植桐问道。
“大家都在唱,听两遍就会了。”小孩子嘛,概念里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杠杠,只要有人带头,大家觉得好玩,也就流传开了,就跟《马兰花开》似的,跳皮筋如果不唱着《马兰花开》总感觉不正宗。
唐植桐点点头,没再吭声,也不打算去根究怎么传出来的。
肯定有人别有目的的散播这首童谣,至于什么目的就不好说了。
要说煽动人心吧,应该不至于,一帮孩子能懂啥?即便是家长听了,最多发两句牢骚,都是城里有工作、拖家带口的,还能反了不成?
真想干点大逆不道的事情,也得是去最困难的地方,城里成不了气候。
想搞事情的肯定是能吃饱的一个人或者一帮人,饿的皮包骨头的人是顾不上唱歌的,有那功夫还不如挖点野菜或要点饭来得实在。
唐植桐觉得更大可能是此人想通过这种方式往上面传递一种群众不满的信号,当然,这是在积极的情况下,不积极的就不好说了。
“这不太好吧?”小王同学以前听过这首歌,看丈夫没有要禁止小姑子唱的意思,遂开口问道。
“一帮小孩子知道啥?总得让人说两句实话,老憋着说不定哪天就炸了,咱不推波助澜就好。”唐植桐明白小王同学在说什么,但压根不想管这事,况且也轮不到自己管这事。
小王同学不是很赞同,但也只是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凤芝听不懂哥哥嫂子在说啥,回到院子里就追猫撵鸡,玩的不亦乐乎。
“瞧瞧你这埋汰的样子,都快赶上小子了。去搬柴火,今晚烧水给你洗洗。”唐植桐看着把贝贝赶上木架子的凤芝,给她分派了工作。
小王同学瞥了丈夫一眼,仿佛看穿了他的小九九,那是想给凤芝洗澡吗?算盘珠子都崩自己脸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