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709香椿芽到账 (1 / 4)

+A -A

        第710章709香椿芽到账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庄子肯定是认可香椿才会这么写,但他没有说香椿是什么滋味,好不好吃。

        不过有其他比较务实的古人曾点明了香椿的使用价值。

        金代《中都杂记》里说:春日燕地以椿为疏,喜之叶鲜、味佳,实为上品。

        明代《五杂俎》里写道:燕齐人采椿芽食之,以当蔬。

        四九城有句俗话: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

        在解放前的时候,四九城不少胡同口都种有香椿树,有很多路、胡同、院子更是直接以香椿命名,比如长椿街、椿树街、椿树胡同、椿树巷、椿树院、椿树馆等等。

        不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外来人口增多、供应日益丰富,香椿芽逐渐走下了餐桌。

        不仅如此,还有住户反映香椿树春夏之际往下面落毛辣子,对过往行人不友好,有安全隐患,椿树也就逐渐被砍、被替代。

        也不知道今年这种年景,那些提意见的会不会后悔。

        今儿是农历二月二十一,月亮升起的时间大约在晚上十点。

        唐植桐到约定地点的时候还不到八点,虽然没有月亮,但满天繁星,人影还是能看清楚的。

        “小张?”张老汉缩在路边的沟里,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过来停下,才张嘴试探的问道。

        “张大爷,您老怎么躲沟里去了?”冷不丁的一声,很是出乎唐植桐的意外,本来还以为张老汉没到呢。

        “嘿,这不是担心被别人看到吗。”张老汉拍拍身上的土,从沟里拎着一个竹筐走了上来。

        “还是您想的周到。这是多少斤?”唐植桐也从后座拎下玉米和一条空麻袋,准备和张老汉交易。

        “今年天暖的早,比去年多一些,勉强有十五斤,不过日子还是早一点,太小的我没摘。”张老汉依旧很实在的说道。

        “行,下一批只要别长老了就行。”唐植桐自然知道张老汉为何不摘,眼下不摘再长一阵子会压秤,若是摘了,后面长出来的还是嫩芽,要不上份量。

        眼下吃香椿图的是一个鲜嫩,等五月的时候,香椿会进入盛产期,那时的香椿芽一天一个样,三天不摘就老的咬不动。

        “嗯,嗯,不敢给你老的,老的自己家留着吃。”张老汉忙不迭的点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唐植桐的麻袋,十五斤,能换将近四斤玉米粒呢!

        “把香椿芽装这个袋子里吧,我这麻袋里一共十斤玉米,给您倒腾进筐里。”唐植桐两手撑开空麻袋,示意张老汉往里面装香椿芽。

        张老汉一听有十斤玉米,生怕唐植桐后悔似的,一掐一大把往麻袋里送香椿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710章 709香椿芽到账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