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736也许,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 (2 / 4)

+A -A

        “嗯,以后细嚼慢咽。我给你倒杯水,你起来在屋里走动走动,咱俩聊会天。”就小王同学这个状态,今晚也没法让她见识火力了,否则非得吐一床,唐植桐又从床上起来,给她安排了活。

        “我今天下班去了一趟咱妈那,咱妈说清明节的时候想去扫墓,问你这边方不方便请假。”小王同学顺从的站起身来在房间内来回踱步。

        “方便,这有啥不方便的。怎么过去?骑自行车?”唐植桐一点都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下来。

        在眼下绝大多数人的传统做法里,女婿极少去给去世的岳父岳母扫墓的,但凡事有例外,比如上了一定级别的……

        当然了,唐植桐没有那么势利,更多的是出于对小王同学情绪的照顾。

        “不用,咱妈说到时候从妇联的小车班叫辆车。”小王同学摇头。

        “嘿,那感情好,长这么大还没坐过咱自己手搓出来的小轿车呢。”唐植桐来这边将近两年了,坐过马车、骡车、牛车、卡车、火车,唯独没坐过小轿车,因为级别不够。

        “想什么呢,哪有那么多国产的小车等着你坐?”小王同学白了丈夫一眼,被他的天真打败。

        唐植桐嘿嘿一笑,小王同学这话说的也对,眼下的国产小轿车产量非常有限,因为很多部件都需要手工来完成,非常耗时,且产量不稳定。

        产量不稳定不仅仅是因为手工耗时,还因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都是进口过来的,一旦被卡了脖子,基本也就没多少产量了。

        即便如此,性能还不是很稳定。

        不过,就现在的工业水平而言,不稳定是正常的,大家对国产车包容度很高,都能理解,但再下去几十年竟然还有不少产品玩手搓这一套,用以标榜自己与众不同……

        唐植桐只想说:咋不回原始社会钻木取火?

        “你还记得在咱胡同口和妇联宿舍听到的那首歌谣吗?”小王同学看丈夫没说话,以为自己说的重了,遂转移了话题。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是这个吧?”

        “嗯。咱妈说,这是有人在煽风点火。这次大排查,把这个人给抓住了,是物流大队长在咱这边安插的特务。我就说小孩子唱这歌不对劲吧?”小王同学洋洋自得的说道。

        “还是小王老师厉害,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慧眼如炬!”唐植桐给小王同学点了赞,同时默默地帮那特务许了个愿:判个六年,给减刑到五年放出来,再让他体验一把来自人民群众的问候。

        小王同学很受用,傲娇的抬起了头,白皙的脖颈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瘦长。

        “清明的时候咱需要准备点什么吗?比如茶水?”去年清明时,唐植桐记得两人过去只带了茶水,今年茶叶不好买,如果需要,就得提前准备了。

        “不用,有咱妈操心呢。”小王同学摇摇头,否定了丈夫的提议,然后说道:“到那天你陪我去一趟单位吧,北图院子里有不少花,咱折几支带过去。”

        “行。”唐植桐爽快的答应下来,这种事,小王同学说啥就是啥。

        睡前,小王同学躺在丈夫的怀里,唐植桐的手放在她的肚子上顺时针按摩着,就如同春节时给小舅子揉肚子一般。

        小王同学对丈夫的体贴很满意,她平时不会吃这么多,这次是因为丈夫之前许诺要给自己做香椿鱼儿,今天兑现,一时高兴没有把握好尺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737章 736也许,每个人都有迫不得已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