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小两口上次来这边,已经将近一年。
上一次是乘坐公交车过来的,由于不是清明节,公墓很是静穆。
今儿与往常大不一样,公墓的大门敞开着,广场上停了不少车。
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给叶志娟开车门,小王同学和唐植桐自行下车。
唐植桐下车后扫了一眼停着的车,有轿子、有吉普,品牌不一,型号多样,大多数都是老爷车。
小王同学一手拿梧桐花,一手拎着叶主任带来的篮子,唐植桐回回神,朝小王同学伸出手,说道:“我去打桶水,顺带跟人家借壶热水,把茶给泡上。”
“行,那我陪咱妈先过去。”小王同学将篮筐递给丈夫,转身过去挽住叶志娟的胳膊。
这次不同于上次,唐植桐去借水桶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气的要求登记,并言明需要抵押证件取桶:“今天过来的家属多,我们人手有限,实在是记不过来,同志多担待。”
“没事,理解。”对于公墓工作人员的要求,唐植桐很配合,放下篮子,将自己的学生证掏出来递了过去。
在自己所有的证件里,学生证应该是最不显眼的了。
手续很快办妥,工作人员交给唐植桐一个水桶,交代好,归还时再凭桶换证。
“同志,我自己带了些茶,想用咱们点热水泡一下,请问打哪儿接?”唐植桐眼瞅着这边也没个暖瓶啥的,拎上桶,提上篮子,问道。
“出门左转,走二十米再左转就能看到开水房,那边有人值班。”躺在这儿的都是与国有功的,能在今天前来扫墓的肯定也沾亲带故,所以工作人员很客气。
“好嘞,谢谢。”唐植桐跟人家道了谢,两三分钟后就到了开水房。
开水房不光有人值班,地上还摆了好几溜暖瓶,唐植桐目测得有三十多个。
这个时间段正是前来扫墓的高峰,过来借用开水的人不少,唐植桐留意了一下,大多数都带着白手套。
值班人员在一旁犹如一个循环播放的喇叭,不停地说着这边的规定:“同志们,锅炉里的水没烧开,暖瓶里都是开水,大家凭需取用。由于暖瓶有限,为了方便大家,暖瓶概不外借……”
有人不光拿开水冲茶,还将开水倒入盛有冷水的水桶内,将水调成温水。
唐植桐心如古佛,波澜不惊,往茶壶里倒上大半壶开水,拎起篮子和空桶就往回走。
王父墓碑那边有个水龙头,从那边接水省力。
至于水温嘛,唐植桐觉得眼下这个气温没必要浪费开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