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音上来判断,这群学生极少有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语调各异,口音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唐植桐还没开始上课就有点头疼,这样的学员,只用几节课的时间能教好吗?
“同志,你是来上课的吗?”有学员看唐植桐站在讲台上,而年龄又那么的年轻,有些不敢置信。
唐植桐听后笑了,这位学员问的有技巧,在口语中,“上课”有站在讲台上给别人讲课的意思,也有坐在下面听别人讲课的意思,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我来讲讲自己掌握的一点知识,跟大家共同学习、进步。”唐植桐说的很谦虚,但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不出意外,学员听到唐植桐的回答后很是意外。
但电铃没有给他留出太多反应时间,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外面的学员鱼贯而入。
“同学们好,我叫唐植桐,前阵子参与了些文改工作,取得了点成绩,此次受文改委的邀请,过来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下。”看人都到齐后,唐植桐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为大家着重讲解一下拼音。”
“拼音在工作、学习中的作用很大。无论是扫盲,还是自学、启蒙都要用到拼音。
只要学会了拼音,拿过一本字典就能拼读出汉字正确的读音。
这一点,万荣走在了全国前列。从去年开始,万荣创办了《万荣拼音报》,只要学会了拼音,哪怕是文盲都能阅读,一边拼读一边读报,不仅能让群众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还能提升学习的效果,实属一举两得。”
“大家都是教育行业在各地的楚翘、中坚力量,再多强调拼音有多重要的话,我就不说了,咱抓紧时间开始。”
唐植桐转过身去,一边在黑板上画出四线格、写上a、o、e、i、u、ü,一边强调:“国家现在扫盲、推广简化字的同时,也在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想要标准,拼音的发音就要标准。”
“现在,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后面我会随机抽查各位同学的发音,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虽然在座的都是成年人,但唐植桐完全是按照小学生的标准去教,细细的讲了每个拼音都会讲发音要点,舌、牙、颚、唇如何配合等等。
每教一个,都会让学员跟着读,然后让他们自己试着读,最后抽查。
唯一与小学生不同的,可能是学习拼音的速度。
小学生要用两三个月才能掌握的拼音,研究班必须在四天、八节课的时间内学完。
尽管唐植桐已经尽力了,但学员的发音依旧一言难尽。
唐植桐没办法做到一一纠正,只能让大家先记下发音要点,回去慢慢练习。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