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759风雨欲来 (2 / 4)

+A -A

        “这个不兴说,这是讲给干部把握宣传方向的。”唐植桐停了手里的筷子,他确实在押运处的时候看到过这个词汇,但那是内部刊物,不面向群众的那种:“万一你们真的考……我拿咱家给你举个例子,咱家如果短了粮食,全家都吃不饱了,外面也买不到粮食,这时候该怎么办?”

        “喝粥?大家都少吃点。”凤珍想起了前段时间卡定量的日子,犹豫了一下,试探的问道。

        “嗯,喝粥是个很生动的比方。”唐植桐想着如何在不犯忌讳的前提下,给妹妹讲明白。

        却不料被张桂芳一句话给截断了:“真有那么一天,咱娘仨喝粥,捞稠的给你哥哥、嫂子,有你哥哥嫂子在,咱家就有两份工资。要是饿坏他俩,咱全家连粥都喝不上。”

        “嘿,妈,您这形容真绝了。您这水平不去街道当干部,可惜了!”唐植桐一听,立马朝张桂芳竖起了大拇指。

        “去,少寒碜我,这也是我今天从别人那听来的。再说了,这是很浅显的道理嘛。”张桂芳白了儿子一眼,说道。

        “嘿嘿。”唐植桐笑笑,没再接张桂芳的话茬,这个道理确实很浅显,个人、家只是最基本的单位,也可以放大。

        眼下这种情况,要的是上下同心,同渡难关。

        作为张桂芳这样的居民最好有跟她相似的认识,干部层面则把控全局,不要出乱子。

        当然,也有部分人想方设法的活跃经济,继续给自由市场松绑……

        这些信息叠加起来,唐植桐隐隐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凤珍,多吃点,看你最近干巴的,别饿着自己。”唐植桐又拿了个窝头递给妹妹,凤珍这阵子好像开始发育了,个头长了一点,身体却瘦了一些。

        这种瘦放在中学生身上倒也正常,因为眼下对凤珍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定量是比成年人低的,具体的标准是“一般市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平均定量27.5斤”。

        这一平均就比市民要低一点。

        家里不缺粮,唐植桐自然是要让妹妹多一点,可以稍微饿一点,但不能影响生长发育。

        有个地方称这个年龄段的某些孩子为花燕子,由于吃的供应不上,身高永久的定在了155厘米左右,甚至更低。

        与他们相比,国内应该还算是好的。

        吃完饭,张桂芳才期期艾艾的说了楚春雪又过来借粮的事情。

        “行,给了就给了吧。”唐植桐没有指责母亲,那批窝头做出来本来就是要做善事给乞丐的,给楚春雪也不算浪费。

        “妈,下次连玉米瓤子也压碎,一块蒸成窝头。楚春雪要是再好意思过来,就给他这种,剌上几回嗓子,她也就不来了。”唐植桐想起了邮电学院的莲苞莓、武汉那边吃的增量莲苞莓,又给亲妈加了一层码。

        “这合适吗?”张桂芳有些不忍心。

        “这有啥不合适的。我年后出差,在武汉吃的比这个都差。要是能咽下这种伙食,那才叫真困难。我听说刘诚志虽然没粮食了,但他从来没想着去摘点榆钱、挖点野菜。咱犯不着当这种好人。”面对刘诚志这样的人,唐植桐真的觉得和珅往救灾粮里掺沙子是步妙棋,一把沙子就能把有真正需求的人筛选出来。

        唐植桐觉得自家犯不上当好人,刘诚志那边也不认同张桂芳是好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760章 759风雨欲来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