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星期三,气温依旧宜人,不过天有点不够阳光。
“这天儿看着有点阴,你俩把雨衣带上。”早上出门的时候,张桂芳看了一眼窗户外面,提醒儿子、儿媳道。
“让文文和凤珍带着吧,我一个大男人,即便下雨,让雨浇浇也没事,说不准还能长个呢。”民间有雨淋长个的说法,家里只有两件雨衣,唐植桐打算让妹妹带着。
“哥,不用,学校离家近。真的下了,大不了我跟静莹回去。”凤珍坚定地摇摇头,昨晚母亲关于“组织群众经济生活”的说法,她听进去了。
“嘿,你这孩子。行吧,真下了我再去给你送雨衣。”面对懂事的妹妹,唐植桐摇摇头,暂且这样吧,回头再看有没有机会能买到雨衣。
一年到头下不了几次雨,即便是下也不大可能正巧上班、下班的时候,再加上现在雨衣价格不菲,所以很多家庭基本不会配置雨衣。
今年就不同了,哪怕是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缺货。
正如昨晚吊儿郎当的回家,唐植桐今天又带着模具吊儿郎当的上学。
虽然带着,但唐植桐并没有去冶金所,而是在出了新街口后把模具薅进了空间。
昨天兴冲冲的去做模具,忘了了解一下风扇的进展,得全局把握后再确定烧制磁铁的时间。
来到邮电学院,唐植桐发现教室里乱糟糟的,同学们叽叽喳喳,没有一点要上课的样子。
“嚯,人仰马翻的,这是要春游?”唐植桐玩笑道。
“天气预报说今天没有雨,学院临时通知要开运动会。”路坚在一旁乐呵呵的回道。
“得,忘记这一茬了。”唐植桐恍然大悟。
虽然眼下的气象预报并不健全,但多少还是有点的,二流日报每天的报纸都会刊登“今日天气预报”。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的天气预报仅限于当天,不会做多日预测,所以学院这边挑了好几个日子,看哪个日子没雨再通知举办运动会。
“唐老师,一块过去看看?”罗志平对于运动会很积极,运动员由体育委员安排,他负责学生秩序的管理、组织大家给自己班的运动员鼓劲加油。
“我等会再去,先把这两天落下的作业给赶赶。”唐植桐本身也不怎么喜欢体育活动,再加上还要给霍效平写信问进展,就婉拒了。
说完,唐植桐又嘱咐道:“班长,别忘了找几个同学拎上暖瓶,运动员下场后,及时补充水分。”
“好嘞!唐老师放心吧,有专人拿暖瓶,白开水、凉白开都有。”罗志平回了一句,又被其他同学给喊了过去。
“喏,唐老师,这是帮你记的作业。”路坚听唐植桐要留在教室补作业,从自己桌洞里找出了帮他记的作业。
“谢谢舍长,中午请你吃香椿芽。”唐植桐乐呵呵的接过来,拍了拍自己的挎包,家里腌的第一批香椿芽已经能下口了,这时候来上一口绝对是享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