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炼虚境的大能而言。
哪怕是强如化神,也不过是画中之人,笔下之物,只要没有涉及真性,无论多强,都是虚幻至极的存在,随意就能篡改。
这也是开辟了中千世界的苏寒也只是半步炼虚的原因,只因炼虚和化神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大到难以想象。
甚至苏寒严重怀疑,要不是自己完成了以心证道,可以从虚无中归来,可以令虚假的可能性变成真实,某种程度上涉及了炼虚之道,否则那五位帝君未必会那么好说话。
哪怕自己身为变数。
但如果差距极大,双方本质都不在一个层次,一个画外人,一个画中人,谁会觉得自己能够被平等对待?
就比如你是读者,喜欢一个小说人物,觉得这个人物写的不错,突然之间,剧情一转,这个小说人物面临两难的抉择。
要么慷慨激昂的死去,为这个小说人物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读者眼中留下最美好,最为深刻的一幕。
另一个选择,就是在读者眼中如小丑般的苟活着,那么作为读者,你会选择哪一个?恐怕大多数都会选择前一个,慷慨激昂的死去。
因为对于读者,对于画外人,更高层次的存在而言,他们能容忍小说人物的死亡,却不能容忍小说人物人设被破坏。
但这恰恰就是对小说人物最残忍的。
如果这个小说人物只是几个字符也就罢了,但如果是活生生的生灵,不是贴了几个标签的狭隘存在,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那么他会选择死还是选择生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毫无疑问,选择权不在于这个低层次的小说人物身上,而在于更高层次的画外人,更高层次的作者和读者。
这个现象也不是在批判着什么,而是在揭示着一个道理,层次一旦差距过大,那么注定双方之间就是无法理解的。
前世地球上,明明生命本质相同,都是百岁而终,都有人自认为天生贵种,穷苦寒门也已经很难理解那些权贵富豪的思维了。
那就更别提到了这方境界每突破一次,生命本质就会获得相应升华的修仙界了。
言归正传。
突破炼虚境界需要真性,那么真性如何提炼?毕竟无论说的再如何,玄之又玄,一旦涉及具体修行,还是得落到实处。
上游天地很早就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现如今的修炼体系,化神境界不断感悟,干涉,掌控天地法则,最后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大道,并以此升华,跳出天地,超越时空,于冥冥中提炼真性,证得真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