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立体养殖 (1 / 2)

+A -A

        俗称“照毛虫”、“照田财”,是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

        乡民把田头的稻根杂草堆积燃煨,称之“煨百虫”,另将路边、坟地、沟岸、荒地乱草烧掉,谓之“剿虫窝”。

        入夜再用芦苇或茅草,扎成碗口粗的草把,沿田边挥舞,喊上几声“正月十五放烧火,别人家的菜长得铜钱大,我家的菜像简篮大……”等等。

        唯一的问题是。

        陈庆江家祖辈渔民,吃穿用度全靠一艘乌篷船,哪来的田去烧火?

        去年过年都没见有这事。

        陈庆江道:“去年秋天收稻之后,买了十五亩田。”

        “十五亩田?陈叔你不捕鱼了?”

        “捕啊,要捕的。”

        “那田谁去种?”

        十五亩田不是个小数目,以如今地价来说,至少要七八十两银子,此外还有对应的每年两笔赋税。

        摊丁入亩,名下有田是要多缴税的。

        田越多,税越重。

        陈庆江捕鱼,两个孩子年纪太小,最大的顺子才六,哦,今年涨一岁,已经七岁,压根不是劳动力,家中只一个老人陈仁行和妻阿娣,怎么种得过来?

        陈庆江道:“不种,只自个留下两亩,种点瓜果蔬菜,其他的全租出去,收的不多,除去缴税的剩不来多少。

        不过我打算把这笔钱全攒下来,过上四五年,顺子十一二岁,攒下来的钱差不多能送他去念书,念过两三年,再把田卖出去,送去练武。”

        “倒也不错。”

        梁渠没想到陈庆江一介渔夫,投资意识不错,懂得利用手里的钱购置资产增值,连小孩的未来都早早规划好。

        有自己明面关系在,不必担心遭吏员剥盘使坏,到手就是到手。

        思索片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三百八十二章 立体养殖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