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渠抱拳:“弟子反复比对过,两门功法不止能同时修炼,许多地方更有互补之效。
凝脉上,虽说两者脉络循环的构建顺序,数量上有所差异,但观其脉络效果,应有办法相互调配,妥协。”
杨东雄认同。
“以你如今境界,或可一试,迈入狼烟,对武学功法该有自己的理解,栽上一棵小树苗。”
“弟子所思亦然。”
听闻两人交流,获悉梁渠师弟地桥以下难逢敌手的可怕事实。
向长松猛啃两口大瓜。
甜。
甜如蜜。
同师父几轮探讨下来,梁渠逐渐对金身的强度有了个清晰概念。
杨东雄忽然道:“此前未曾问过你,伱学的什么身法?”
梁渠挠挠头:“有问题吗?”
“跟不上了。”
跟不上?
梁渠沉思。
“依我来看,你这身法立意颇高,好似随波逐流,凭风而动,你来我往,灵活性极好。
只目前来看,你需在身法境界上多下功夫,人桥境尚且还好,再往后,恐怕会跟不上敌人行动,身法本就难练,得早做准备。”
“弟子明白。”
身法类武学,学起来容易,要融入自身体系,贯通战斗,相得益彰十分困难。
现实并非加减法,原来的身法不行就换一套。
真正战斗中,走位与灵活度的不同,会导致整个体系发生改变,转修其他身法要深思熟虑。
杨东雄不知道的是,梁渠压根没往身法上投入多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