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阁先定60人,灵药阁120人,灵器阁的人数不限,越多越好,如果可以有多少招多少。”
“一切待遇从优,等入宫以后统一选拔,值得培养的留下,不值得培养的人就原地遣返。”
朱瞻墡说着,刘永诚全都一一记下。
“是,请皇孙放心,奴婢一定全部安排好。”说完,见朱瞻墡没有其他吩咐后,刘永诚恭敬施了一礼后告退。
“……”
“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成帝王万世之都也。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遂,永乐十五年,十二月迁都顺天。”
——《仙明史纪事本末卷八·永乐》
“……”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上旬。
这一日,天穹阴沉,天地间一片片纯白的雪花飘洒而下,整个京城笼罩在风雪之中,白蒙蒙一片。
北风呼啸,整个紫禁城,银装素裹。
万岁山西侧的大湖,四周白茫茫一片,荡起层层寒雾。
由于地底深埋灵脉的缘故湖水依旧幽蓝一片,宛若镶嵌在天地间的一面幽蓝宝石。
雪花落入湖中,倏然融化。
颇有种三千鹅毛入弱水不浮的感觉。
此时在太液池右侧,一片密林左侧,中间的空地处站着几名东厂档头和一名白裘袍的少年。
“呼呼呼。”冷风如刀,将几人衣袍刮得“啪啪”作响。
一袭白裘袍子的朱瞻墡蹲在一处坍塌的坑洞边上,摊开的手掌心上,一块拳头大小的黑色煤炭悬浮着。
在他身后,刘永诚恭敬的撑着伞,也好奇的打量着朱瞻墡手心的煤炭,道:“皇孙,可有什么发现?”
“轰!”朱瞻墡没有理会他,手心之中突然升腾起一蓬火焰,而后火焰调小,煤炭开始焚烧,黑色的浓烟出现。
“这些煤炭被灵气浸透吸收后,竟与灵石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灵气浓郁度还不低,这就是世界第一次进化,为第二次灵气复苏的整个世界打好的基础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