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藩王花销带来的庞大压力,也能缓解不少。
大明能臣那么多,不会没有人看出来不收取关税和商税的弊端,可一旦有人说收取关税和商税时,沿海系的官员就会跳出来反对,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国家不与民争利。
民?什么是民?
在他们眼里,民就是指东林党背后的沿海缙绅士族!
这些缙绅士族,在海贸与商贸中,赚的手软,自然不肯让朝廷抽税。
大明的官员是通过科举产生!
南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读书人基数大,水平高,在统一科举中,可以说从开始就占尽了优势!
一直以来,长江以南举人数,长期碾压北方,因此,大多数时候,国家政策被南方系掌控。
嗯,这群人也被称为东林党!
如此一来,关税不能收,商税不能收。
那大明的财政该从什么地方来?不言而喻了,土地田税!
然而,即便如此,土地田税却还被这些文官,还有东林党给生生割了一刀!
为啥?因为官员绅士不纳税!!!
也就是说,官员与中举的读书人,田地不纳税!
这对大明来说,明初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什么,可随着王朝时间存在增长,这个财政黑洞就出现问题了!
再加上后期皇帝们还各个奇葩。
一个个花钱大手大脚,就皇帝自己那点内帑小金库,根本不够用。
皇帝内帑的主要钱财来源于皇庄、皇店这些。
一年就能产出几十万两,到了万历朝,为了花钱,万历这混账,竟然派太监出去兼并土地入皇庄、兼并店铺入皇店,而且还开矿,收矿税。
如此,下方官员开始效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