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多不胜数,自己只能继续前进。
且不提两位老丈人这边的阴暗心思,远在太乙山上的田昊正在跟归来的徐夫子商讨九鼎和东皇钟的铸造计划。
“先铸造九鼎,材料以铜为主,融合与八卦对应的材料,塑造出九尊不同的大鼎,用来作为阵基,然后再用陨铁铸造东皇钟,最后以陨铁和铜盒铸造星辰主剑。”
道出铸造的顺序,现今他们有禹帝铸造九州鼎的相关记录,又有秦王宫的九鼎作为模板,仿造出来一套九鼎不算难事。
等打造出九鼎也就有了经验,再去打造东皇钟,而星辰主剑则要放到最后。
“体量呢?”
徐夫子没有反驳,询问要铸造出多大体量的。
“九为极致,就锻造成九丈大小的,高九丈,直径也有九丈。”
田昊认为九丈最为合适,会比大夏九鼎大得多,份量也得以万斤为单位。
“附近就有不错的铜矿,铸造出来不难。”
点点头,徐夫子早先就让道家的人去收集周围山脉中特殊的矿石,发现有秦岭中有不少铜矿,甚至在太乙山南边还有一处大型铜矿。
只要将矿石运过来,多大的重器他都能铸造出来。
毕竟相比起在陇西铸造的那个大家伙,现今这九丈大小的铜鼎真不算什么。
而且这种铜鼎重器只要求硬度,没有韧性要求,都不需要锻造,直接调配好铜水比例浇铸就成,过后只需用巨锤敲打整合一些瑕疵便可。
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将道文融入其中,不过这主要是道家这边的工作,自己只需要为铜鼎铸造出灵性就成。
“钟呢?”
进而询问陨铁钟的尺寸,这次弄回来的陨铁不少。
“能锻造到三十三丈吗?”
迟疑了下,田昊道出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的灵感来自于神话传说中的三十三重天,而且这次弄回来的陨铁确实不少。
“行吧!”
思索了下,徐夫子感觉应该能成,最多自己费点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