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还没有从长平之战的损失中缓过气来,这次就损失了三十万青壮,数年的努力付诸东水。
魏国则先是损失了魏武卒,现今又损失三十万的青壮,其中还包括这几年新训练的五万魏武卒,打击也是致命的。
韩国就更别说了,被先后两次折腾,现今又损失了十万青壮和辛苦培养的一万白甲军,同样是雪上加霜。
楚国也一样,都是元气大伤。
“战争还没完,得防备六国鱼死网破的反扑,等收拾了月氏和狼族蛮夷后,我们就将大军转回来驻扎。”
田昊嘿嘿冷笑道,这次他要将六国,尤其是赵魏韩楚四国进一步拖垮,至少今年的秋收是别想安生了。
“是这个理,只是可惜了那些地里面的粮食。”
“要是能过去帮忙抢收一把就好了。”
……
六名族老也嘿嘿笑着,这个计策够阴险,他们很是喜欢。
而且相比起勾结异族蛮夷的六国,他们这点阴险什么都不是。
“虽然可惜,但还是烂在地里的好,我们的人不能过去,不然肯定会被六国国民所敌视,若是被那些人引导下,就会将矛盾转移到我们头上。
还是让六国的权贵们做他们百姓的敌人吧。”
田昊也知道这种计策很是阴险,逼迫六国不得不再次抽调青壮组成军队防备他们的进攻,这样无疑会严重影响到秋收。
秋收可要比春耕紧张得多,毕竟时间就那么点,天气好还行,可要是下个雨什么的,粮食就得在地里面直接发芽了。
但秋收也是个体力活,没有足够的劳力可不行,不仅要将庄稼收割,还得将内中的谷粒弄出来,这些都得用人力去做的。
今年的秋收不完美,收上来的粮食就会短缺,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除此之外,组建新的大军也需要粮草供应,兵器铠甲也得重新打造,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点一点的拖垮六国,并激化六国权贵与百姓间的矛盾。
只要六国百姓对其国家的权贵高层厌恶,乃至憎恨,未来的统一之路就会顺利得多。
然后他们这边将愿意走的百姓迁移到西域和南边去开荒种地,有了足够的土地和稳定的生活,那些百姓必然能很快归心,成为一名秦人,并反对任何要破坏他们好日的人。
这才是真正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们都晓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