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次出去还是跟随师兄典庆在大军中,也就是那次合纵之战。
她同样想出去走走,看看魏国是怎样的。
至于使团队伍自然是没啥意见的,公主说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对于这些田昊没怎么理会,继续研究最完美的气血配比。
这是他未来全新外功体系的根基所在,马虎不得,必须将所有比例都尝试一遍,如此才能对比出最佳的比例。
这般一边行进,一遍研究尝试,队伍花费了半个月时间将魏国黄河那边的一半国土转了一圈,然后才渡河前往北边的国土。
在那边又转了半个月方才转道进入赵国境内。
一路上梅三娘的心情都不太好,主要是看到的一幕幕跟自己所想像的差距太大。
“为什么一定要打仗?”
走出魏国,梅三娘忍不住问道。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她冲击很大,也终于明白师兄为什么那么不喜欢打仗了。
以前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女将军,觉得那样很威风,可这一路上走来,看到的全是战争过后的苦难,甚至有些人家门上的白绫还在。
她知道那主要是去年合纵之战大败造成的,虽然那些士兵基本上只是被俘虏,并未战死沙场,但对于其家人们而言跟死了差不多。
而那次合纵之战不管怎么说也是她们这边主动发起的,也就是说她们是主要责任人,这让她内心很是愧疚,也首次认知到战争的残酷和坏处。
也跟师兄一样,对战争有些厌恶排斥。
“浩然兄有句话说的很对,战争都只是高层政治的延伸,但苦果往往会由平民百姓承担。
正因为这种苦果的转移,所以各国上层对于发动战争没有太大的顾虑,然后因为各种原因让战争频发。”
李斯回了句,对于浩然兄的那句话无比认同,那也是在小圣贤庄中学不到的。
在小圣贤庄中也有很多对战争根源的讨论,但基本上都对上层有所美化,并淡化对底层百姓的影响。
这很正常,毕竟自孔夫子逝去后,儒家就渐渐变质了,尤其是成为当世显学后,所收录的弟子门人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权贵阶层。
阶层本身的存在左右了那些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是片面的。
只有浩然兄那句话直接点出了战争的一大本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