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浩然兄曾经说过的,他深以为然,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即便相权都要限制?”
听完后,吕不韦问了句,面上还带着份冷意。
李斯没有丝毫惧怕,严肃的回道:“不单单是相权,还有王权,不能将一国之兴衰,天下之兴衰全部寄托在一人几人的身上,那样必然会导致堕落腐败。
就如同当年的秦王稷,他下令赐死秦武安君白起,导致秦国的军武体系崩裂,甚至让商君所建立的军功制度都遭受到冲击,导致被六国合纵攻入了秦国内部,甚至最后不得不御驾亲征方才挡住六国的进攻。
从一些方面来讲,秦王稷所做也不算错,但对于国家政体而言却是错误的。
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就足以危及到国之根本,若是频繁发生,再强的国家也得步入衰弱。
春秋战国数百载,出现了诸多霸主级别的国家,可都只能盛极一时,难以存续下来,秦国能有现今的成就都可以算作一个奇迹。
连续六代君王都励精图治,这在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此,没有人能保证未来的秦王能够一如既往的英明,能够不做出任何错误的决断,导致国家崩溃。
所以权力必须得到限制,一来减少错误的发生,二来减小错误发生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秦王太过霸道,所以学生优先选择相国大人这里。”
他坚信只有依法治国才能让一个国家王朝延续下去,而非周朝那种名存实亡的虚假统治。
听到这里,再看到李斯的那份严肃认真,乃至决绝,吕不韦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
“你一点也不像个儒家弟子,比你老师荀夫子更加极端。”
这种理念他很欣赏,更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孔夫子当年崇尚的周礼跟现今儒家所推崇的周礼制度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因为儒家成为了一方势力,他们不可避免的在理念中掺杂了自身的利益。
分封制度不是有利于天下,而是有利于他们生存,他们已经不纯粹了,唯有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国家治理的主体。”
李斯回道,这是自身的观点和理念,而这也让吕不韦更加的欣赏。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