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考验 (2 / 3)

+A -A

        至少,在甄嬛站稳脚跟之前,她都要一直“病着”才行。

        “惶恐?”太后挑了挑眉,语带嘲讽,“怎么熹妃怀有龙胎,君恩厚重,也会觉得惶恐?”

        “臣妾乃戴罪之身,皇上顾念旧情来甘露寺探望,臣妾感激涕零,不想一朝有孕。”甄嬛言辞恳切,字字诚恳,“皇上思虑皇儿是皇室血脉,不忍其流落在外,所以格外怜悯臣妾。”

        太后却是不信,冷哼一声:“如此说来,甘露寺一事只是你与皇上偶遇,并非故意设计又重博圣宠吗?”

        这话问得安陵容和沈眉庄都齐刷刷捏了一把冷汗,若是回答不妥当,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太后历经过的宫斗比安陵容、甄嬛、沈眉庄三个人加起来的都要多,若说全然巧合,太后肯定不信,但若说有意,那岂不是证实了甄嬛即便被废离宫,也在宫里留有势力吗?如此,太后如何能放心让她和皇后打擂台。

        但甄嬛何其聪明,她说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臣妾不敢欺瞒太后,皇上与臣妾并非偶遇。因为当时臣妾未出月而离宫,身子一直不好,所以迁居凌云峰长住,皇上来甘露寺时,没见着臣妾,以为臣妾还病着,故而到了凌云峰探望。”

        这番话既挑不出错,也合情合理。甄嬛表明自己虽有使计,但也只在宫外,皇上若没有来甘露寺,她断断没有机会,却是模糊了皇上为何会突然要到甘露寺这一点,呼应先前安陵容和太后说的“皇上时常去甘露寺为太后祝祷”,太后倒没再起疑心。

        但太后并没有放下戒心:“果真如此,倒是哀家错怪你了。”

        “是臣妾未及时向太后禀明情由,臣妾有罪。”甄嬛自是争着揽错。

        “当日你执意离宫修行,连刚生的女儿都可以撇下,如今,怎么又肯跟皇帝重修旧好?还有了孩子。”太后问得尖锐,殿内霎时冷下来,沈眉庄忍不住要说话,却被太后驳斥了回去,只能噤声继续立在一旁。

        甄嬛缓了缓神,低着头开口道:“皇上是一国之君,不是臣妾一人之君,朝堂之事,臣妾虽为父亲伤心,却也只会恨诬陷之人,不敢怨恨皇上。臣妾当日执意离宫,是以为皇上对臣妾毫无情分,因而万念俱灰。”她声音里带上一分哽咽,“可皇上来看臣妾,臣妾就知道皇上并非无情,今日侥幸回宫,臣妾只想安心侍奉皇上,弥补过错。”

        先前是以为皇上对自己无情,所以伤心离宫,现在误会解开,知道皇上心里还有自己,所以旧情复燃。这就是甄嬛的逻辑,直白,简单,却非常强有力地说服了太后。

        “你起来吧。”太后语气缓和下来,给甄嬛赐座。

        沈眉庄忙伸手扶起甄嬛,却是听见太后指责她:“一向总说你体贴,你怎么看着熹妃这样跪着也不提醒哀家叫她起来,哀家是病糊涂了,你也病糊涂了吗?”

        沈眉庄抿唇浅笑,知道太后这是在找台阶下,连忙认下:“太后,熹妃跪着,就是她肚子里太后的孙儿跪着,一家子都向太后请安行礼,难道臣妾还要去拦吗?”

        “数你嘴甜。”太后露了笑意,今日便算是甄嬛过关了。

        安陵容心里松了一口气,抬眸看向甄嬛,嘴角挂起浅淡的笑意,眉眼如画,声音如风:“这位姐姐生得好生美丽,臣妾竟从未见过,太后又是从哪里寻来的美人?”

        太后看向安陵容,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哀家忘了,这里还真有一个病糊涂了的。”她看向甄嬛,“你别怪哀家苛责,皇帝是哀家亲生的,哀家也怕再招进一个狐媚的。如今你已在妃位,以后宫里大事小情免不了都要由你来操持,你这样穿着也太简朴了些。”

        “臣妾修行已久,不喜太过奢华。”甄嬛谦逊回道。

        “你能这样懂事,也不枉哀家这些年疼你。”太后刻意提起甘露寺照拂甄嬛的事情,为的是让甄嬛记得这份恩情,“不过,既已回宫,以后就当没有甘露寺这回事,这话哀家会吩咐旁人,有这三个字在,你往后的日子总不会好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安陵容重生之金鹧鸪 第173章 。考验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