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实的采访,满腔热情的稿件换来的是主编劈头盖脸一通训斥。
据理力争的后果可能是失去这份让人钦羡的工作,要么调回原籍去另外的工作单位,要么放弃工作直接辞职。
正值热恋期的贺独唱最终选择了妥协。
毕竟他不能太自私了。
妥协了二十年后,就成了现在的贺独唱。
在这个时代的报纸已经是日暮西山的行业。
新媒体的崛起让记者行业的准则从真实、公正、客观、时效,变成了时效、反转、眼球、流量。
贺独唱也成长为了报社的主任记者,高级编辑。
此时他正坐在前往西林的高铁上。
他是去采访乔泽的。
从老友马宇飞口中得知了乔泽的情况后,贺独唱又在网络上搜索了下乔泽留下的痕迹。
立刻敏感的发现这是个极好的素材。
其实贺独唱是听过乔泽这个名字的。
第一次乔泽在网络上引发爆点的时候,恰好因为快放暑假,等一堆自媒体人想要去寻找乔泽的时候,学校已经暂时关门歇业了。
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人人日报并没有给予这件事特别的关注。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了。
如果乔泽真的能成为华夏科学史上最年轻的自然基金专家评委,这绝对是大新闻。
即便成不了,但到了阶段,以后曝光出去,一样是大新闻。
更别提乔泽身上本就已经积攒了许多话题。
目前的情况大概就是乔泽这个名字已经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只是暂时被隐藏了,一旦激活,大概率会成为社会热点。
最重要的是,目前网络上根本找不到几张乔泽的正面照,这又让这位华夏的少年天才充满了神秘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