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在京城有人很急。
贺独唱已经忍不住第三次给燕北大学的数学大佬打电话了。
关于乔泽的专访文章,一拖再拖。
似乎每次都不算好时候。
本来贺独唱打算等到乔泽申请专家有结果了就发,结果专家出结果的时候,又闹出了国外一位数学大佬脸书上疯狂吹捧乔泽的新闻。
考虑到这个时候乔泽已经登上热搜了,甚至网上传出不少网红主播都跑到西林工大去找乔泽,甚至一度影响到了正常教学工作,于是最终还是错过了这个时间段。
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而言,突然间获得太多赞誉并不件好事。
换了其他报社可能没有这种顾虑,但人人日报毕竟不同。
于是贺独唱跟报社领导讨论后决定,还是再等一等,正好乔泽的论文即将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干脆等论文发表之后再发。
这个关键时候,西林工大又把豆豆给放了出来。
次日消息也已经传出来了,这个豆豆也是乔泽设计的。
这又让贺独唱犹豫了。
他的调查工作还是浅薄了,文章里竟然没有太多关于乔泽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好在他留了苏沐橙的微信,干脆又远程采访了一些内容,然后补进了文章里。
紧跟着他便又听说乔泽最新文章解决的问题,对于整个数学界的影响都很大。不过论文发布的时间太短,数学界还在探讨阶段。
于是贺独唱想着干脆再等等,他联系了燕北数院一位相熟的教授,这位教授又推荐了一个研究方向正好跟这篇论文有交集的教授跟贺独唱认识。
这次贺独唱下定了决心。
等到燕北大学这位许教授读完了乔泽的论文给出评价后,再将这些评价补进论文中,便把这篇文章正式发表。
一波三折。
但其实从时间上说并没有过去多久,不过大半个月而已。
这种非时效性的专访文章,因为版面原因拖这么久倒也是正常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