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中西部高校的教授想要调到东南沿海或者京城的高校难度还是很大的。起码教育部那边就不太支持,毕竟优秀的教授都往发达地方去了,谁去中西部奉献青春。
但如果反过来从经济发达地区往内地调动那就简单多了,只要原单位跟目标单位同意,基本上半个月就能完成手续。
更别提许昌树这种情况,在华夏顶级高校已经解决了正高职称问题,去西林工大这种地方不用占用对面珍惜的职称名额,对面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
但学校这边不肯放人也是正常的。
许昌树可是燕北大学培养出来,从本科到硕士都在燕北,在哈佛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后又回到燕北担任教职。尤其是今年许昌树今年才36岁,正是年富力强出成果的时候。
尤其是许昌树去年完成的论文《刚性变量对数的对应》还发布在了国际数学顶刊《》上。
在国际数学界也小有名气。这也是去年纽约大学就曾邀请许昌树去担任教职的原因。
这种人才学校不肯放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许昌树的合同恰好今年还剩几个月就到期了,这时候提离职的话,也说不上来有什么错。而且去的还是中部的末端985大学。
说实话,这种往低处跳槽还真需要些勇气。
“是那个乔泽邀请的你吧?”沉默片刻后,张洪才开口问道。
“嗯。”许昌树坦然的点了点头,道:“我阅读乔泽论文的时候,就几个问题跟他进行了些交流。我本来是想邀请他来燕北的,但他说普林斯顿他都拒绝了,更不可能来燕北。”
“然后你就动心思想过去了?”张洪才无奈的问道。
“也不是,不过他有句话打动了我。”许昌树笑了笑解释道。
“哪句话?”张洪才问道。
“这个世界成功的人分两种,一种需要高平台,没有平台就泯然众人矣;另一种是平台需要他,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高平台。你想当哪种人?”许昌树答道。
张洪才沉默。
以他对乔泽的理解,这句话就不像是这孩子能说出来的,因为太长了。
但这小子又特么的确有资格说这句话。
心里多少是有些不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