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公开的选题 (2 / 10)

+A -A

        结果人家也就是想谈点条件,乔泽直接就决定先搁置这件事了。这次也就是乔泽跟李建高的感情实在太好了,一心想着能我们李教授能有跟实力相匹配的待遇,所以才点头的。

        我也是怕把话说得更重,乔泽不满意了,干脆用他的办法来。您也知道,这孩子蛮横起来,是有些不讲道理的,我也头疼啊,到时候如果……”

        徐大江絮絮叨叨的说着,好在语气平缓,也没有着急……

        但终究是太过啰嗦了,直接被对面打断:“行了,徐大江,你先别扯这么远。研究团队主要活动地点设在西林这事,我觉得问题不大。但进入团队要先考试这个事情真不能谈?总得给几个免试的名额吧?”

        站在张明睿的角度,要让这个研究小组有充足的经费以及受到足够的重视,总是要做一些妥协的。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学术界自然也不例外。

        发展到一定阶段,水至清则无鱼已经成了亘古不变的道理。

        全世界都一样,西边也同样如此。

        十年前就有人专门研究过西方的近亲署名问题,然后很顺利的便找到了大量文章存在同姓亲属署名,尤其是以欧洲的情况最为严重。

        偏偏这次搞乔代数的研究团队,瞄准的又恰好是全新且注定能出成绩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还有乔泽做副组长,太容易出成果了。

        只要完成的论文有乔泽把关,发出去必然是顶刊,根本不会考虑影响力稍差的刊物。

        而且数学这种团队性的论文,很多时候学界是认可作者地位同等重要,排序直接以字母先后顺序来排。

        虽然大背景是科研不再唯文章论,但具体到搞理论的数理学部,体现成绩的也只有论文了,不发论文还怎么排名?

        所以张明睿不用过脑子都知道,团队开始组建的时候必然会打破脑子。

        就算他有心完全公平的分配名额,最终肯定也会力不从心,人在江湖终究是身不由己的。

        不说别的,一向支持他的院士为自家门生的前途求上门来,能不给个面子?

        把一辈子奉献给了科研事业的老同事,拉下脸只要他能帮个忙,该咋办?

        这些东西其实都不用张明睿说,徐大江肯定是懂的。

        不过懂归懂,他又不能做主……

        “这个……张院士,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别废话,有什么说什么。”

        “乔泽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他眼里揉不得沙子。您想想,群智项目结束之后,他在搞数论方面的也发了好几篇论文了,连李建高的名字都没出现在论文上,您就该知道他的原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超神级学霸 第204章 公开的选题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