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报告会式的答辩。
尤其是答辩组的邀请。
一般博士论文答辩的答辩小组六、七人就足够了,五位校内的教授加两位校外的教授。
但这次答辩邀请函发出去之后,希望能加入答辩委员会的教授太多了。
毕竟加入之后,就能拿到乔泽的博士论文原稿。
本来徐大江只打算邀请五十人的。
国内国外加起来就这么多。
但现在光国内想要来听取答辩的教授人数都已经超标了。
国外确定能赶来参加这次答辩的人数这两天也在不停增长。
给他的感觉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
这次毕竟不是那种大型报告会,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整个西林市都被动员起来。
但同时这次来的又大都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学术大佬。
说起来解决的问题可比上次要更高端,所以各项接待工作同样不能马虎。
好在学校依然给足了支持,而且还有科学院那边的配合。
多少能让徐大江喘口气。
总之虽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很多,但还是都及时解决了。
乔泽的博士论文答辩日期跟地点也都随之定了下来。
2024年3月21日,答辩地点也定在了学校去年才建好的多功能会议中心能够容纳两百三十人的1号多媒体会议室。
具体答辩的形式也改了。
除了组成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可以提问之外,其他观礼的学者们均可以在答辩委员会的提问完成后,针对论文进行提问。
这个环节专门预留出了60分钟时间。
观礼学者提问期间,答辩委员会成员会集体到隔壁去讨论答辩是否通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