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吧,上次跟乔泽面对面的聊过之后,回来他的课题就有了近乎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让他有种窥探到一丝宇宙真相的快感。
如果他能年轻个三十岁,回到还没结婚、没有孩子的年纪,大概会义无反顾的去办签证吧?
但到他现在这个年纪需要顾忌的事情太多了,的确是可惜了。
一时间洛特·杜根就这样卡在那里,呆呆的看着屏幕,此时他想说的话其实很多,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好几次抬起手,打下一段话,然后又给删除了。
那种感觉很怪。
鬼使神差之下,洛特·杜根点开了最近才购买的gtp4.0界面。
“你知道乔泽吗?”
“当然,他是一位很有名的华夏数学家,跟他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人们更惊诧于他的年轻,也对他的未来充满憧憬。”
“好吧,现在他给我写了一封信,邀请我去华夏加入他的研究。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他回信,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毫无疑问,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且令人兴奋的机会。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不如先问问自己,他邀请你去做的项目是否符合你的兴趣?能否达到你的个人职业目标?他对你有哪些承诺?
也许报酬跟福利并不是你的首选,但伴随研究而来的学术声望是否会让你心动?你又是否能适应华夏的团队跟工作环境?虽然我不能代替你做决定,但当你对这些问题有了答案,我想你就已经有了正确的选择。”
看着gpt4.0给他的回复,洛特·杜根觉得这玩意不如豆豆是有原因的。
不能说它的建议不对,但情感上明显不如豆豆充沛。
爱屋及乌之下,洛特·杜根专门看过豆豆在网上回复网友的文字集锦。
虽然豆豆的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华夏互联网,微博、懂乎这种地方,但其实打开推特,也到处都是。
几乎每天都有人将这些搬运到推特上,还贴心的翻译成了英文。
从那些回复很容易就能感觉到,豆豆的回复是有温度的,就像真有独立人格一般。不像gpt4.0,绝大多数回复,如果细品的话都带着股子机器特有的冷漠感。
深夜研究过无数次乔泽论文的洛特·杜根认为,这代表着两者的底层驱动逻辑不同。
在心底叹了口气后,洛特·杜根在对话框内再次输入。
“虽然我很感兴趣,但大概还是要先拒绝这个邀请。帮我写一封回信可以吗?”
“当然可以。但我该以什么身份来写这封信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