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颠覆物理学基础之新基本模型 (2 / 8)

+A -A

        从1959年28gev质子同步加速器开始运行,再到2008年在下线的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器基础上构建的大型强子对撞器第一次试机到如今,来自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们经历了无数次粒子碰撞,更积累了无数繁杂如屎山般的数据。

        毫无疑问,这些数据中蕴藏着极高的价值,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屎中藏金。

        唯一的问题是,以现有理论跟技术分析手段,想要把金子从这堆屎山中挖出来,需要消耗的资源很可能超过了屎山中蕴藏的金子本身的价值。

        但这次显然不一样。

        虽然之前的一段时间cern的两台对撞机都在维护阶段,并没有开机,但常驻cern的数千物理学家最近一大半人都在忙着根据乔泽的博士论文给出的判断,进行着验证工作。

        以前他们拿这些数据束手无策,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工具。但乔泽的博士毕业论文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验证手段。也就是论文最后给出的那個重要相变方程:

        有了这个方程,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到带入后符合能让方程两边相等的数据,在综合当时对撞时的数据,等到对撞机开机时,进行重复性的对撞试验,再通过拿到的最新数据相比对,就能最终证明乔泽给出的结果是否正确。

        说起来,乔泽的确是帮他们大大简化了工作量,但数据毕竟太多了。

        如果说在没有这个相变方程之前,想找到相关的证据难度是一百,那么有了相变方程之后,难度大概也就是降到了五十。

        从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只要够细心,够努力,并舍得投入算力,就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碌。

        放下原本手中的工作,各自选取自认为最可能的数据段,使用超算进行验证,便成了近期大家的首要任务。

        平时人缘好的,还开始跟熟人合作,大家选用不同的数据各自分析,如果碰巧出了结果,就一起发论文。这样成功的几率更大。反正cern出的论文甚至能出现作者列表跟论文差不多长的情况。

        是的,乔泽在完成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后,闲了下来。开始操心一些应用上的问题。

        但全世界数千的物理学家,却都在为他的论文而忙碌着。

        对乔泽来说,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就是能拿到克雷研究所的一百万美元奖金,但对这些物理学家来说,如果乔泽是正确的,就意味着他们未来可以用数学定理来搭建描述自然定理的主要框架。

        并通过乔泽给出的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解决了强相互作用,这个理论巧妙地用无质量的砌块产生有质量的粒子。当乔泽用数学证明了这一点,就意味着物理学家们可以用这套理论去探讨强子的质量起源。

        这更意味着粒子物理学和标准模型将可能有颠覆性的发展。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的干劲是真的很大。

        验证出结果并不一定能让他们扬名立万,但如果确定了乔泽是正确的,然后他们借用乔泽的数学工具,将标准模型向前推进一步,那妥妥就是诺奖级的成果。

        可想而知,这些物理学家甚至比乔泽更希望论文是正确的,乔泽的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以及相关理论,在解决杨-米尔斯场质量问题上,真能表现完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超神级学霸 第232章 颠覆物理学基础之新基本模型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