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周礼》 (4 / 4)

+A -A

        不谈此事,宗伯转道:“你今日与一游商谈论了‘国失礼后的推论?’”

        这才是宗伯想说的事情,因为在这番论中,风允对于礼的思想,还是还有那么一些不同,但似乎又很贴合礼制,还借助游商的口,赞扬了周礼的君子之行。

        至少在外界看来,这份对话是赞扬周礼,至于其中的细则,能看出的人很少。

        宗伯是其一,所以发现了风允的不同。

        可相比风允的不同,宗伯更感叹那游商的心思。

        “那人若不早夭,未来必定有一番成就啊。”

        风允点头。

        “他的思想很跳脱,不被周礼约束,但这个时代,周礼就是最好的制度,让各国之间少了争端,让庶民百姓也能相对安生一些。”

        宗伯欣慰点头,他看到了风允的成长。

        “你以后就要这么想,《周礼》……或许在你看来有不足之处,但,其实我观之也有不足……”

        “庶民知《周礼》,畏其刑也。”

        “士知《周礼》,恐其罚也。”

        “大夫知《周礼》,忧其赏也。”

        “诸侯知《周礼》,恩其赐也。”

        “天子知《周礼》,主其行也。”

        “庶民畏惧刑罚,不敢触犯《周礼》,认为《周礼》缺饶恕;可庶民大多是粗鄙之人,不识礼数,若是无刑约束,胡作非为,怕是国之大难。”

        “士惶恐其惩处,只因若一代有错,惩处之下废其士位,惶恐落入庶民之地,认为《周礼》缺宽容;但若有能之士,入朝拜相,有何不可,无能之士若无先祖荫庇,怎可久居其位。”

        “大夫忧虑国事,赏民而忧国粮,赏军而忧国金,赏士族大夫而忧国存亡,认为《周礼》缺治理,让大夫疲于奔命,但若是《周礼》全揽大局,要我们这些大夫何用?”

        ……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周守藏史 第35章 《周礼》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