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4 / 8)

+A -A

        望着这残破的《黄帝内经·天元纪篇》,风允以天干地支补上残缺之地,竟然隐隐能连贯。

        风允拿出一份空白兽皮,在上对照残缺的《黄帝内经》,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之论补之。

        其中不明晦暗之处,越发清晰,一些小残缺的地方能被直接补全,而大残缺的地方,也隐隐联系,只要风允再多寻些医书,或就能补之。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风允以五行之论,延伸五御,在上医书中的寒暑燥湿风,五脏、七情六欲之言,论述人体五气,运气而行……

        如此,这《天元纪篇》的首要就被风允补全。

        马不停蹄,风允继续翻阅残缺的《黄帝内经》,以自己在女娲传承中所知所悟的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和巫医祝由之术,补全这《黄帝内经》缺失的部分。

        “是了,黄帝时,其十巫中的巫彭就是黄帝身边的大医,遂黄帝的医学也是从女娲的巫医中脱胎而出。”

        “其《黄帝内经》或许受到了神农氏所开辟的药医之道影响,将巫医分离,取其医而成了此医学内经!”

        这满地的医书中,多有草药之名,或许……

        “或许除开《黄帝内经》,其中还有《神农本草经》的部分。”

        不过此时风允也清楚了,这《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或许不是神农氏与黄帝亲手所做,其应是开山之人,而后续岁月由人族后贤继续填补,方才有如今这一典籍宫的医药之书。

        之所以用黄帝与神农氏之名为书,也是追溯本源,诉明概要。

        “内经为医理,本草经为药典也。”

        弄清之后,风允也决定将这典籍宫中的医书分为两类而记。

        一作医理,一作药典。

        医理需用自身所学补全,而药典就不用,只需记录即可。

        如此,风允对外界之事暂且放下,等待扬粤王的召见,自己就在典籍宫中,翻阅医书,编著补全《黄帝内经》,汇总《神农本草经》。

        ……

        一连十几日,冬雪已停,大周年关已过。

        “夫子,您总算是不看这医书了。”

        邹衍看着落不下脚的典籍宫,认命地与风允一同收捡,整理风允所写的医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周守藏史 第150章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