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允沉吟道:“你瞧,我百越前三年,其因所行之策,国税一半,后面就是十之取二。”
“也就是说,这一批粮食,国库可得十五万石。”
邹衍点头,可十五万石也是很多的,没见那桐君为了五千石都犹豫那般久…
风允拿起笔,在兽皮之下将税收所得记下——十五万石。
又写。
又对邹衍解释道:“其一国,民之所需,无须国出,但兵之所需,却是要分出军饷的。”
“军饷,其一兵一年是二石啊。”
“我百越在艾有一万甲兵,在瑶有两万甲兵,在其余各地,又分布万数,可统为常备的四万甲兵,其一年所需就是八万石,其不可少之。”
“现在十五万石,就剩下了七万石。”
邹衍讷讷。
“养兵也太费粮食了,但不可或缺。”
若是没有兵,百越可没办法安稳地休养。
风允点头,其又道:“百越的兵,今年之后,就需要裁剪,其百越有二十八万民,有两万常备之军,已经是多的。”
此时,风允对周礼之国的常备兵很清楚,其为三十取一,也就是说,国民每三十个人中,需要一个人参军,维系一国。
百越十五取一,已经是周礼之国的两倍了,也是百越勇武而生,不然其民生怕早就哀道不绝。
“除去军饷,按照百越的国策,其一为王族之用,其三为士族俸禄之用,其五为国库之备用。”
“所以说,国库实际上,也不过就剩下三万五千石。”
“而这些并不是不用,是备用,也就是说,随之施策,会慢慢消耗的。”
“现在伱在看那三万石,外得的粮食,还觉得少吗?”
风允记录之后,以相印盖之。
一旁的邹衍皱着小脸。
“一国所需,可真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