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子大德。”百里奚望去,嘴角微动,眼中闪过感怀。
“老夫幼时可没有这样的地方,也是褒国临近在宗周,耳濡目染间,对学习礼,民众具论,余能从中多了解其要,学之而思。”
“况且,非姓氏者也能进。”
是的,无姓氏者也能进,但依照此时的世态,无门槛而学,反到对庶民少益而多害,遂风允设下了门槛。
若有人想学字,年龄无限制,但其不可耽误农事,每次入宫室内,观阅书需上交贝币以租赁时间,而教学篆文,需另交。
不然人人来学字,无人耕作是不成的。
而人人都会字,在这个权贵氏族的世界,学之才学,却少可卖与之君,若是无如百里奚这般贫苦坚韧的性格,还不如不学,徒增烦恼。
“风子!”
风允入典籍宫,宫内众人纷纷前来拜见。
风允挥退道:“散去吧,做自己的事。”
“诺。”
众人本要离去,但见一人却不离,遂止步而观。
邓候-吾离。
“邓候,不知典籍宫之书,可能解邓国之事?”
邓候,自从来拜礼后,就不曾离去。
其本欲说邓国事,求风允解。
但风允却只是引他阅《列国》书,自观求解。
如今,月余,不知是何成效。
就见邓候一礼道:“余观风子之书,其中治国有道,对邓国治国之事,多有利处……”
如此说,却又犹豫。
“但,风子在大庭时,大庭为危亡国,以行外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