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汴京水深,欲加之罪 (1 / 2)

+A -A

        一进院,厅堂。

        苏良将昨晚酒宴的情况毫无保留地告知了包拯。

        包拯微微皱眉。

        “你身在宴中,恐怕即使能洗脱狎妓恶名,也难逃结党之嫌。”

        “我……我……还……结党了?”苏良一脸不可思议。

        吓得说话都结巴了!

        他虽刚入汴京不久,但也知结朋党的后果有多严重。

        大宋的朝堂斗争非常激烈,尤其是这两年。

        去年九月,皇帝赵祯开天章阁。

        范仲淹与富弼呈《答手诏条陈十事》,庆历新政轰轰烈烈展开。

        但持续了不过一年便虎头蛇尾,名存实亡。

        今年五月到八月,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能等贤臣陆续离朝外放,宣抚边境。

        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朋党之祸。

        台谏官乃天子耳目,若有结党嫌疑,那必然会被罢黜。

        包拯接着说道:“苏舜钦、王益柔等人皆为范相公举荐,这几人在公开场合多次声称:群贤离朝,朝堂宰执皆无作为。章相公(章得象)、贾相公(贾昌朝)、夏枢相(夏竦)、王中丞(王拱辰)等反对变法者,自然认为他们是新党,而你的那篇《懒官疏》,也有讽刺他们之嫌,他们自然认为你也是新党。”

        “君子坦荡荡。我苏良从未参与过党争,且作为御史言官,自有准绳,不会被任何人驱使!”苏良挺了挺胸膛。

        包拯轻捋了一下胡须,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谁都知富彦国(富弼)和石直讲(石介)不可能有造反之心,但还不是被外放了!我预测,王中丞抓到你们的过错,必然会穷追不舍。这些事情若全都上纲上线,恐怕你们都会被赶出汴京城!”

        包拯长叹一口气。

        “新政期间,虽争论不断,但所议之事都是强国富民之策,朝堂一片生机盎然,而今却是死气沉沉。你们这群英气勃发,敢说敢为的年轻人若再被赶出京城,那朝堂就更是一片死寂,更多官员会选择苟且偷安了!”

        包拯来此,不仅是为了苏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2章:汴京水深,欲加之罪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