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话方式乃是苏良向一位周老先生学的。
欲想开窗,必先言拆屋。
苏良接着说道:“州学县学,看似只是使得贫苦百姓有书可读,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
“可防流民造反,可免于天下盗贼匪徒滋生,可使得天下安宁。”
“近年来,我朝青州、密州、永州、钦州等地,多有流民暴乱。山林之中,剪径者甚多,究其本源,还是因未经读书开蒙,天性愚昧,易受蛊惑,才脑子一热做了蠢事……”
“诸位细想,若扩建州学县学,予以教化,可将此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是否为花小钱而办了大事。镇压暴乱所需军费可比建设州学县学的费用多出几十倍呢……”
听到此话,杜衍、欧阳修、包拯等人的眼睛都亮了。
州学县学可消弭匪患与流民暴动于萌芽之中。
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硬了!
当下大宋最大的麻烦,就是流民暴动。
不远处。
一直眯着眼睛的三司使张方平听到这个理由,突然觉得真要花了这笔钱,也不是那么心疼了。
镇压暴动所耗军费,他最清楚不过,那真是一个天文数字。
说罢,苏良便退到了角落。
他的任务已然完成。
这时,王拱辰大步出列。
他先是瞪了苏良一眼,然后厉声道:“简直是一派胡言!”
这位反驳型性格的御史中丞,习惯于一开口便先将对方的言论无理由地推翻。
“照你这样说,若天下全是书院,全都是读书人,那天下便没有盗贼、没有反民了吗?”
“官家,臣以为,我朝当下的私塾书院已经为数不少,增多无益。我朝的读书氛围已然很浓,若人人都去读书,都去参加科举,那若干年后,进士还有什么荣光。谁还去种地?谁还去经商?恐怕所有人都想着去读书,都去考取功名,民间的秩序就大乱了……”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