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内,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这种繁华,将所有的脏乱、不公、贫穷、无助等都掩埋了起来。
……
又一日。
三司使张方平向赵祯上奏,欲辞掉三司使之职。
张方平尚文,在三司的政绩只能说是普普通通。
他在此次科举改制中可谓是首功,赵祯自然不能将其外放。
当即。
赵祯对张方平和王尧臣的官职进行了对换。
张方平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而翰林学士王尧臣则被任命为三司使。
王尧臣掌管三司的能力,其实与张方平半斤八两。
但胜在稳当,不会出错。
当下的赵祯,就喜欢这种踏实而稳当的官员。
王尧臣也欣然接受。
就在这时。
夏竦、王拱辰、陈执中三人突然联合上奏,举荐张美人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户部判官兼副使。
他们皆认为,王尧臣的能力还无法支撑起三司,需要有人相帮。
而最适合的人选便是张尧佐。
此刻的张尧佐正在荆湖南路,知郴州。
三人如此举荐,那必然是张美人又在后宫作妖了。
谁人不知张尧佐是个庸才!
上次,包拯一日一谏,外加台谏官员合班论奏才将张尧佐赶出京城,没想到后者这么快又要回来了。
垂拱殿内,吵成一团。
杜衍、吴育皆不同意张尧佐回京任职,而夏竦、王拱辰、陈执中三人则是大力举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