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7章:揽客入齐州,不走寻常路 (2 / 3)

+A -A

        篝火下,正是宣讲齐州的好时机。

        当然,二人的这些举动不会是今年常态。

        一旦外地客商对齐州的印象改观,二人便会再次拉长时间间隔,甚至不用再招揽客商了,但后续的服务定会做得更精致。

        王安石和司马光,正在以一种大宋朝从未有过的方式,改造着齐州。

        用一位老农的话语来形容二人。

        “这两位官老爷的脑袋是低着的,腰也是弯着呢,并且还会冲咱们笑呢!”

        ……

        商人向来都是传递信息的最佳媒介,更何况齐州这个大宋变法的首选之地。

        很快。

        “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这十个字便经由商人们嘴,传向了齐州外的四面八方。

        “那日我带着商队走在官道上,齐州知州王安石在知我不会路过齐州后,仍为我们准备了茶水,就冲这份对我们商人的尊重,我也要去齐州进次货!”

        “齐州有剪径徒?我已往返齐州两次,一个贼人也没有遇到,并且那位司马通判拍着胸脯向我保证,在齐州境内若丢失货物,他定帮其找回,若找不回,府衙将会赔偿我的所有损失!其他州府,哪个主官能做到这一点?”

        “齐州的绵帛,京东最佳,往昔都是齐州商人们运送,如今省下一大笔运输费用,足够年底盖上几间新房了。”

        “齐州民风彪悍?剪径者众?胡说八道,我觉得齐州比青州要好多了,这样的知州和通判,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呢!”

        ……

        虽然大宋商人的地位较汉唐有所提高,但士大夫官员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而今王安石和司马光表现得如此接地气,自然引得无数百姓热议。

        六月二十日。

        苏良来到齐州的第二十八天。

        这一日,“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的效果突然迸发。

        足足有三十多支商队来到齐州城。

        其中带头者,还是拒绝王安石的那个卖枣和核桃的老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097章:揽客入齐州,不走寻常路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