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2章:苏良:我一开口,狗都不敢叫? (2 / 3)

+A -A

        包拯断案,快而严谨。

        翌日一大早,开封府便将案宗送到了中书省。

        此案的详细经过、涉案相关人员、犯人供词、证人口供、触犯的每条大宋法令,皆在卷宗之中,面面俱到。

        当日中午,此案便定下了结果。

        鸿胪寺寺务司主官许栋和三司户部勾院判官于得海,涉嫌徇私,与大相国寺和尚私卖度牒,罢黜官职,流两千里,劳役两年。

        涉案的大相国寺僧人,全部没收度牒,取消僧户籍。

        其中,十二名和尚流一千里,劳役一年;三名首席讲经和尚,流三千里,劳役三年。

        而大相国寺的主持、监寺、提点、院主等也都受到了严厉惩罚。

        当日。

        包拯便将结案卷宗贴到了开封府府衙前,并鼓励百姓若曾遭僧人欺负诈骗,可直接去开封府告状。

        汴京城百姓看到后,无不拍手称快。

        这还是朝廷第一次对寺院僧人严打出手,汴京城各个寺院的僧人瞬间都老实了。

        “开封府将此事做得真漂亮,对咱们百姓没有丝毫隐瞒,那群沉迷于铜臭的和尚,好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此事过后,我倒要看看哪个和尚还敢在勾栏瓦舍里挥金如土,我觉得朝廷一定还会找他们算总账的!”

        “官家英明,即使让辽、夏特使看笑话,也要将恶僧们全惩,实乃汴京百姓之幸。”

        “盛世亦有不平事,错而能改则善,粉饰太平则恶,官家此举,圣君所为!”

        ……

        汴京城的一座茶馆里,一群书生热烈地讨论着。

        谁都想不到。

        刚才那个称“官家此举,圣君所为”的书生,并不是书生,而是皇城司之人。

        在汴京城讨论此事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皇城司的人。

        他们正在努力地将民间舆论引导到他们想要的方向。

        想出这个主意的,正是首相陈执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12章:苏良:我一开口,狗都不敢叫? (2 / 3)